宋代发运使与唐代转运使相比,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唐代转运使多以宰相、户部侍郎或节度使等重臣兼领,管辖范围除了江淮荆浙,还有关内、河东、剑南等道[183],而宋代发运使则设官专任,其级别、管辖范围都小于唐代转运使,对此,宋朝包括司马光在内的大臣都提出了异议:“唐制以宰相领盐铁度支户部。国初亦以宰相都提三司...
历史官职> 发运使 官名。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始于陕州(治今河南陕县)置,亦称水陆运使,掌洛阳、长安间漕运,后移职转运使。宋朝承置,掌经度山泽财货之源,漕运淮、浙、江、湖六路储廪以输京都,兼制茶盐、泉宝之政,及监察官吏。 官名。唐睿宗时设此官。宋初在京师设江淮水陆发运使,掌漕运米粟。后又置江...
八年,户部复言广籴储积之便,再置经制发运使,(并理经制司财赋,故名。)以微猷阁待制程迈充使,专掌籴事。迈上疏,以租庸、常平、盐铁、鼓铸各分于诸司而总于户部,发运使无所用之。固辞不行。九年,遂废发运司,以户部侍郎梁汝嘉为经制使,检察中外失陷钱物,与催未到纲运、措置籴买、总领常平为职。未...
发运司的管理人员一方面对上要承担来自中央下达的使命,另一方面要对下负责漕运的调度管理以及货物的运输。发运使在宋朝时期除了漕运物资以外,还担任着监督地方官员的权利,这一机构在宋朝时期,权利一再扩大,以至于对地方茶盐贸易、铸钱等领域进行干涉,还可以参与到地方赈灾以及水利的修建。南宋时期,由于国家地域限制...
2发运使是宋代重要的官职之一,管理一支庞大的漕运系统,总领几路上供,职责除漕运外还有和籴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等,但与转运使无隶属关系。发运使的设置 A. 分割转运使权力 B. 激化了社会矛盾 C. 导致宋朝的贫弱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3发运使是宋代重要的官职之一,管理一支庞大的漕运系统,总领几路上供...
历史知识> 发运使 官名。唐先天二年(713)始于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置。亦称水陆运使。掌洛阳、长安间漕运,后移职转运使。宋代承置,掌经度山泽财货之源,漕运淮、浙、江、湖六路储廪以输京都,兼制茶盐、泉宝之政,及监察官吏。发运使下,有副使、判官为副职,或仅置副使,或有制置发运使、都大发运使...
依据材料“主要掌握国家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以及政府与宫廷的物资需求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可知,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政府设立机构“发运使”来掌管国家的物资生产、收购和运输,这反映了政府发挥了对经济的调控作用,D项正确;国家掌管经济不利于调动商人从商的热情,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稳定农...
官名。唐开元二年(714),于陕州置水陆发运使掌漕运。宋初置京畿东西水陆发运使,后有江、淮、两浙发运使兼制置茶盐事,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兼都大发运使,又有三门白波发运使、陕府三门发运使。南宋初,发运使只掌购买食粮,乾道六年(1170)废。
历史官职> 经制发运使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八年 (1138),始置江淮荆浙闽广等路经制发运使,以徽猷阁待制程迈为之,掌经制钱及和籴之事。九年,改称经制使,以户部正副长官兼领。 经制发运使相关 一品 一王 一卿 一命 一人 一丈夫 一字王 一经博士 ...
宋代发运使是国家财计系统中最重要的职官之一,事关京师供给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主要负责漕运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与转运使并无隶属关系。由此可见,发运使的设置()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