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时期,江淮六路发运使与转运使的职责分工明确,共同构建了物资上供的体制。江淮六路发运使负责漕运粮食、监管盐茶和铸钱等事务,并且监督官吏,而六路转运使则负责督征上供物资。发运使的首要职能是漕运粮食,确保京师物资供应充足。粮食的运输是关键,因为粮食是维持国家运转的基础。同时,发运使还...
历任江淮发运使中不乏有名气者,如二斗门的创建者乔惟岳,淳化五年(994)任发运使;开扬州古河、缭城南接运渠、毁三堰、凿近堰漕路的贾宗,天禧二年(1018)任发运使;主持修建真州东园的施昌言,皇佑元年(1049)任发运使;制定轻重之术、远近相补、称钉定额的庆历名臣许元,皇佑四年(1052)任发运使;大奸臣蔡京,在...
李溥为江淮发运使,每岁奏计,则以大船载东南美货,结纳当途,莫知纪极。章献太后垂帘时,溥因奏事,盛称浙茶之美,云“自来进御,唯建州饼茶,而浙茶未尝修贡,本司以羡余钱买到数千斤,乞进入内。”自国门挽船而入,称进奉茶纲,有司不敢问。所贡余者,悉入私室。溥晚年以贿败,窜谪海州。然自此遂为发运司岁...
钟离瑾字公瑜,庐州合肥人。为江淮制置发运使。殿直王乙请自扬州召伯埭至瓜洲,濬河百二十里,以废二埭。诏瑾规度,以工大不可就,止置牌召伯埭,人以为利。后为龙图阁待制。 王鼎字,名宦志曰:王鼎字鼎臣,大名馆陶人。仁宗时,以司封员外郎为淮南、雨浙荆湖制置发运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槿...
加官徽猷阁待制、江淮发运使。蔡京把东南转般漕运法改为直达纲,应募的人都是游手好闲及亡命之徒,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无法核查,没人敢说。任谅入京答对,首先抨击这件事情,蔡京愤怒。正值汴、泗发大水,任谅亲自率领士卒筑堤,把百姓迁到高处,发放米粟救灾。洪水退下,百姓获得保全,蔡...
扬州运河文化距今有1200年历史。自大运河开通后,这条外依运河、内连城区的通衢大道,成为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集聚地。 唐代,扬州有“东南第一商埠”的美誉,东关古渡是当时扬州最繁华的交通要冲。 北宋天禧二年,江淮发运使贾宗力整治运河,从扬子镇把长江水引入运河开扬州新河,新河绕古城东南沿,南接古运渠,北通黄金坝...
北宋时期,各路均设转运使负责把地方财赋转运到中央。但江淮荆浙发运使不是一个普遍设置的官职,而是一个特别的职务,只管发运淮南、江南、荆湖与两浙六路的粮食到首都地区。对此合理
李溥为江淮发运使,每岁奏计,则以大船载东南美货结纳当途,莫知纪极。章献太后垂帘时,溥因奏事,盛称浙茶之美,云:“自来进御,唯建州饼茶,而浙茶未尝修贡。本司以羡余钱买到数千斤,乞进入内。”自国门挽船而入,称“进奉茶纲”,有司不敢问。所贡余者,悉入私室。溥晚年以贿败,窜谪海...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
蒋之奇以江、淮发运上计,神宗访东南人才,以策对。王安礼、李常继荐之,擢提举利州路常平、湖南转运判官。 虞策,字经臣,是杭州钱塘人。进士及第,调任台州推官、乌程县知县、通判蕲州。蒋之奇以江、淮发运使进京呈交计簿,神宗访求东南地区的人才,蒋之奇以虞策应对。王安礼、李常相继推荐他,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