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书《发愿文》,系行楷,原墨迹为手卷。凡69行,每行字数不一,共320字,重3字。 黄庭坚书《发愿文》,系行楷,原墨迹为手卷。凡69行,每行字数不一,共320字,重3字。 黄庭坚书《发愿文》,系行楷,原墨迹为手卷。凡69行,每行字数不一,共320字,重3字。 黄庭坚书《发愿文》,系行楷,原墨迹为手卷。凡69行...
对于黄庭坚本人而言,在他之后的人生当中,当然没有戒掉酒、肉、色,并且他时常在自己酒后写字,往往成为了名篇佳作,但他的这篇《发愿文》却成为了宋朝书法史上的一件神品之作,这件作品写得从容、精稳,每一个字都似虔诚无比,每一个点画都似乎倾注了无尽的心力,写得非常纯粹。我们能够从字里行间观察得到,...
《发愿文卷》作于黄庭坚39岁左右,用笔中锋直落,逆入平出,无明显提按动作,只有个别长横提按对比明显一些,显示出用笔清劲的特点。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很多学者都将《发愿文》作为他开始学佛的标志。确实,黄庭坚撰写的《发愿文》是研究其佛教信仰的重要文本...
黄庭坚行楷书《发愿文卷》纸本33×679cm,元丰七年(1084)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兰千山馆寄存) 黄庭坚早年楷书主要取法颜字,此帖用笔中锋直落,逆入平出,无明显提按动作,只有个别长横提按对比明显一些,显示出用笔清劲的特点,虽然比较放纵,但其中结字宽绰、笔画首尾提按分明等特点,清楚流露出颜字的根底。唯笔画中截...
黄庭坚:戒酒戒色,好好写字! 黄庭坚是个“狠人”,这个“狠”是对自己。 男人,搞艺术的男人,有时候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才能有所作为。 黄庭坚年近40岁的时候,经过江苏泗洲僧伽塔,有感于斯,对佛祖发大誓愿,从今以后痛戒酒色与肉食,但朝粥午饭,如浮屠法,入一切智,遂作此《发愿文》。我们来欣赏一下:...
宋代代表性诗人、佛教大居士黄庭坚(1045-1105)自幼即博览儒释道典籍,好学深思。经过长时期的思想抉择,他于元丰七年(1084)在泗州僧伽塔写下《发愿文》,忏悔发愿,持守戒律,正式把佛教作为自己的心灵归依。黄庭坚书《发愿文》,系行楷,原墨迹为手卷。凡69行,每行字数不一,共320字,重3字。《发愿文》用笔...
和以往我们见到的黄庭坚的书法相比,的确,这篇《发愿文》显得与众不同,格格不入,刷新了我们对黄庭坚书法的认识,在用笔上更加清劲,而且笔笔中锋,尤其是大量使用了逆入平出,这种禅意的效果更加明显,很多人看到这样的作品后,纷纷说道,这是黄庭坚学佛的开始,虽然是句玩笑,但是也真正反映了他书法的变化,点画...
经过长时期的思想抉择,黄庭坚于元丰七年(1084)在泗州僧伽塔写下《发愿文》,忏悔发愿,持守戒律,正式把佛教作为自己的心灵归依。这一年,他39岁。 《豫章先生传》:“公奉佛最谨。过泗洲僧伽塔,遂作《发愿文》,痛戒酒色与肉食,但朝粥午饭,如浮屠法。时元丰七年三月也。”《山谷外集诗注》史容注:“山谷在太和...
@黄庭坚黄庭坚发愿文原文解释 黄庭坚 吾之《发愿文》,实乃一时心血来潮,对佛祖发大誓愿之作。今愿为汝解之,以明吾心。 此文开篇,吾以“菩萨狮子王,白净法为身”起兴,狮子王勇猛无畏,白净法身纯净无瑕,喻佛菩萨之大雄大力与清净无染。继而,“胜义空谷中,奋迅及哮吼”,言佛菩萨于胜义空谷之中,奋迅勇猛,...
《发愿文卷》作于黄庭坚39岁左右,用笔中锋直落,逆入平出,无明显提按动作,只有个别长横提按对比明显一些,显示出用笔清劲的特点。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很多学者都将《发愿文》作为他开始学佛的标志。确实,黄庭坚撰写的《发愿文》是研究其佛教信仰的重要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