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 [ jí j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í jī ] 〈书〉指女子年满十五岁(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百科释义 报错 及笄,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
1、迎宾 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有司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笄者(沐浴后),换好采衣采履,安坐在东房(更衣间)内等候;音乐演奏开始。2、就位 有严格的顺序。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就座于观礼位;宾客都落坐后主人才就座于主人...
及笄是指15岁。及笄,又叫“既笄”,是指古代女子年龄满15周岁。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便会开始结发,用笄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故称为及笄。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及笄”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可以理解为插发簪。也可以将及笄视为古代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古代女子过了及笄便可以结婚生子了。 笄,...
豆蔻、及笄、加冠、而立、不惑、古稀、耄耋分别指的多少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曾用一系列的精妙词汇来描绘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些词汇不仅承载着对岁月的敬畏,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豆蔻年华的初绽,到及笄之年的温婉,再到加冠、而立、不惑、古稀,直至耄耋之年的深邃,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独特...
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行礼意义 “笄”是一种发簪。笄礼的方式非常优美,因为它是专为女孩子设计的成人礼: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秀美的发髻,郑重簪上发笄……笄礼的古义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勺之年:少年13至15岁。也称“舞夕之年”。 及笄(jí jī):指女子15岁。(《金瓶梅》:“芙蓉面,冰雪肌, 生来娉婷年已笄”) ...
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一直未许配的,最迟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编辑本段出处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
女子满15岁为及笄.二十弱冠、三十而立.耄耋指八十岁的老人,通常泛指年纪大的人. 另外:襁褓:初生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1、金钗之年:女子12岁;2、豆蔻之年:女子13岁;3、及笄之年:女子15岁;4、碧玉年华:女子16岁;5、桃李年华:女子20岁;6、花信年华:女子24岁 1、弱冠之年:男子20岁;2、而立之年:男子...
及笄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jí jī zhī nián,意思是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成语解释 笄:拼音jī,束发用的簪子。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成语出处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