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病篇(第01条文[108、109、326]) : 如何记忆厥阴病提纲证及厥阴寒实证的七条条文?#伤寒论 #自学中医 #中医传承 - 中医王树波于2024102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4.9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一.厥阴主证 1. 里证 1.1阴阳动荡,虚风内扰(肝厥)——乌梅丸 相关条文: (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常自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吐蛔也。蛔厥者,乌...
厥阴中风证基础方:寒厥用当归四逆汤(偏于血亏),热厥用白头翁汤;寒热错杂用乌梅丸。 厥阴本证基础方:厥阴病本证常见乌梅丸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黄连干姜汤证及薯蓣丸证等,同时也应将诸泻心汤归于厥阴方证,刘民叔认为泻心汤可将厥阴病枢转至少阳病,由深而浅,再以少阳病利法治之。 六经病简述(太阳病篇) 六...
总的来说,厥阴病篇是《伤寒论》中比较难懂的一章,由于注家的观点不同,更给后人增添了学习上的困难。 本文本着中医传统说法,试图用阴阳错杂,阴阳消长,阴阳顺逆和气血不调这一条主线,将厥阴病篇的整个内容贯穿起来,并力求使用这一观点对本篇的证候表现与病机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能使读者在纷乱难懂的条文中,有一个...
“厥阴病篇”不同的补注内容的侧重点和高超之处,他们临床经验不同,对《厥阴病篇》做注的侧重点不同就决定了编撰方式有异,仲景在厥阴病篇里写到了休克治疗的五条根本原则,但是临床上到了这个阶段,还是不够用,这个阶段太容易并发呕吐哕下利,其他篇里写到的、没写到的、仲景们在临床实践上所遇到的,只能再添加,一...
演讲人:日期:伤寒论厥阴病篇目录厥阴病概述手厥阴心包病证治足厥阴肝病证治厥阴病与少阳病关系探讨厥阴病预防与调护措施总结与展望01厥阴病概述厥阴病是伤寒论中的六经病之一,属于阴阳胜复、寒热错杂的证情,常表现为上热下寒、厥热胜复等症状。厥阴病具有病情变化多端、证候复杂的特点,常涉及多个脏腑和经络的病变...
-- 厥阴病篇 一、厥阴病的特征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二、厥阴病的病理概述 厥阴病同其他阴证一样,也是以虚寒为病根,只是阴寒之极,乃自里迫虚阳上亢,而为上热下寒之剧证。 若与少阴证较,则少阴为虚之极,而...
概说一、厥阴生理v厥阴概念:?从经而言,指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但从《伤寒论》厥阴病篇主要讨论肝的功能,故称肝为厥阴之脏,此外还涉及胃、肾的功能,心包经的功能根本没有讨论。v厥阴之气:?肝与相火功能综合体现,以及胃肾及其相应经脉配合下,保持肝之疏泄、藏血,胃脾升降,血脉通畅。2024/3/8星期五伤寒...
厥阴病的病变部位自然涉及到肝与心包,因为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它也涉及到了肝经。但是,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这个题目下,他附了一句话,“厥利呕哕(yǔe)附”。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在厥阴病篇附入一部分内容,附入一部分关于杂病的“厥证、下利证、呕吐证、哕(yǔe)逆证...
除此之外,在厥阴病篇,涉及到许多“厥证”。 我们刚才说了,在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的“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这个题目之下,有“厥利呕哕(yǔe)附”这样一句话,因此我们知道这个厥证呢,它不一定全是厥阴病,它是“厥利呕哕(yǔe)病脉证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