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时:世界时是基于地球自转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反映了地球在空间的位置。 原子时:无知内部原子的跃迁,所辐射或吸收的电磁波频率,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复现性,是基于原子物理技术的一种更加均匀的时间系统,对于测量时间间隔非常重要。 协调世界时:是一种折衷的时间尺度,它用原子时的速率,而在时刻上逼近世界时,所...
1967年第十三届世界度量衡会议上,决定采用原子时,记为AT。原子时的秒长就是用原子跃迁频率的周期来确定的。现代原子时的秒长是这样定义的:原子时的科学依据:铯133原子在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结构间零场跃迁时,幅射频率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间隔为1秒。
原子时:原子时主要依赖于原子钟的精确测量。原子钟利用原子能级跃迁的频率来测量时间,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精度。目前,国际原子时(TAI)是基于一组分布在全球的原子钟的加权平均时间。3. 联系:世界时与原子时之间存在联系,因为它们都需要进行时间协调。由于世界时存在误差,科学家们引入了一个协调世界...
原子时起点定在1958年1月1日0时(UT),即规定在这一瞬间,原子时和世界时重合。根据这一定义,任何铯原子钟在确定起始历元后都可以提供原子时。由世界各地时间实验室用足够精确的铯原子钟导出的原子时称为地方原子时,不同的地方原子时存在着差异。世界各国的原子钟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相互比对,其数据再由专门的...
现在用的时间就是1971年10月定义的国际原子时,是通过世界上大约200多台原子钟进行对比后,再由国际度量衡局时间所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的统一的原子时。UTC - 协调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是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制定和推荐的,UTC相当于本初子午线(即经度0度)上的平均太阳时。它是经过平均太阳时(以格林威治...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讨论用基于原子振荡周期的“原子时”取代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从古人最初尝试用日晷测量时间,到原子钟精度记录达到“17亿年仅1秒”(2009年记录)的先进设备,人类一直在为精确测量时间而奋斗。然而,一个人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活动需要精确到少于几秒的时间。那么,这样精确的时钟能工作吗...
国际原子时 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TAI 定义:由国际计量局综合全球数十个实验室的近二百台原子钟的读数,通过一定算法平均而得的时间计量系统。 学科:天文学_天体物理学 相关名词:原子时 协调世界时 【延伸阅读】 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根据某些按照特定时间间隔反复发生的自然现象,来定义时间单位的长度。在古埃及,人...
解析 口诀:失高氧还,得低还氧(意为: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为还原剂;得电子,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 失去(得到)多少电子,化合价升高(降低)多少. 分析总结。 怎么判断原子时得到电子还是失去电子结果一 题目 怎么判断原子时得到电子还是失去电子?先谢过!还有化学价是什么? 答案 口诀:失高氧还,得低还...
由地球充分自转产生的宇宙时,偏离标准时0.4秒,标准时可以做个调整。 至今,这种调整在六月和12月之尾会积累成一个“闰秒”,用于对齐宇宙时和原子时。“闰,秒要被附加,是自1960年晚期到1970年早期测绘显示地球自转变慢的结果。自1972,科学家平均每一年半会添置一个”闰秒“,国家标准科学院说到。最后附加在2016年...
确定稳定的自由原子时后,通过运行在部分国家守时实验室,经国际认证的约 10 台基准钟,进行秒长校准,形成既稳定又准确的国际原子时。这个对自由原子时进行秒长校准的过程,就是驾驭国际原子时。2023 年 12 月,国家授时中心向国际计量局提出铯原子喷泉钟 NTSC-CsF2 参与国际原子时驾驭工作的书面申请。在开展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