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十分重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从历史中看到眼前和现状的发展方向与前景,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需要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解析】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1、马克思的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四个方面详细解释原因:1. 祖国观:一个国家的人民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正确的祖国观能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为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
正确的文化观是国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观念的建立。 文化自信就是坚持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敬重和肯定,避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忘、被抛弃和西方文化价值观被盲目追捧,消除文化殖民心理和文化奴性意识。 扩展资料: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是解决民族问题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习近平: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十分...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材料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现在的五十几个民族及其祖先,几千年来一直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习近平: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