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1、马克思的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
习近平: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十分重...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1. 祖国观:一个国家的人民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正确的祖国观能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为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 民族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的民族观有利于民族团结,消除民族歧视和偏见,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民族观强调民族平等、团结...
正确的文化观是国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观念的建立。 文化自信就是坚持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敬重和肯定,避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忘、被抛弃和西方文化价值观被盲目追捧,消除文化殖民心理和文化奴性意识。 扩展资料: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材料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现在的五十几个民族及其祖先,几千年来一直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1. 国家观: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公共权力组织,其主要特殊性表现在:- 国家实行阶级统治,其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国家按照地区划分其国民。- 国家拥有特殊的暴力机器。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2. ...
习近平: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十分...
习近平: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题目】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观”教育指: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四个高度认同”指: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A.世界观B.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