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翻译】 薛侃问:“先代儒生们认为静是心的本体,动是心的应用,这话对吗?” 先生说:“心不能够把动静当作它的本体和应用。动静只是在时间方面来说的,只是暂时的。
它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风”与“骨”二字最初本是分开使用的,“风”最早出现于《毛诗序》中,含有教化教育之义;“骨”则来源于王充的《论衡•骨相篇》,“骨”乃就一个人的形貌而言。“风骨”连用始于魏晋时期,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谈及顾恺之用“风骨”品评人物画...
答: 所谓财印不分偏正,只是从大体而言,一般人对财帛并不去追究他的来源、种类和方法,总之是变为财帛的东西使用价值是一样的,所以不去细分。印绶也是一样,印为文采,印为生气,即为精,正偏印共同的作用是生身之物,至于生气的多少、生气的邪正并不去计较,所以财印不分偏正说法也是正确的,但这只是大概之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