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行经世致用”是中南大学的校训。以下是对这一校训的详细解读: 一、校训的总体含义 “博学笃行经世致用”这一校训,凝聚了中南大学对于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深刻思考。它强调了学识的广博、实践的坚定以及学问应用于社会的重要性,是中南大学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中南大学 长沙 2014年出台《中南大学章程》时修改,原校训为“经世致用”,是2006年确立的。博学笃行,盛德日新——湘潭大学 湘潭 “博学笃行”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盛德日新”出自《周易·系辞上传》“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值得注意的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并不只是单向的前进,更是一种往复促进、循环递进的过程。这种为学过程中的良性循环,教会我们学用相长、学无止境,定会成为一种经世致用。【渊源】《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
“经世”,典出北宋葛洪《抱朴子?审举》“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生怀治国方略。”;“经世”又语出北宋胡瑗、孙复“经世济民”,今天的“经济”一词即来源于此。清代顾炎武有“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 “笃行”,见“博学”《中庸》;又典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
23. 山东大学 - 学贯中西、经世致用 24. 电子科技大学 - 明德厚学、自强不息 25. 南开大学 - 博学笃行、厚德载物 26. 厦门大学 - 知行合一、学贯中西 27. 华南理工大学 - 厚德博学、求是创新 28. 北京理工大学 - 弘毅笃行、知行合一 29. 重庆大学 - 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30. 西南交通大学 - 精勤...
这种良性的学习循环不仅推动我们不断进步,更教会我们学用相长、永无止境的道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经世致用的目标。【渊源】《中庸》作为中国古代道德哲学的经典之作,深入探讨了人生的修养境界。这部专著原为《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相传由战国时期的子思所著,其核心思想是“...
“博学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寄寓师生勤奋学习,获取广博的知识和渊博的学问,努力践履所学,把知识和学问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远承先秦思想家孔子的儒学传统,近取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诸人学旨。寄寓师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
《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写:“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问能适用世事洞明、文章能锦绣人情世态,这就是一种经世致用,就是一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写照。 我们平时的学习,如果能化入行动、提升智慧,如果能融入生活、...
谷沁园说,校训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不应该仅仅是在学校发挥作用,当学生走出校园,校训对学生为人处世都应起到指引作用。 “中南大学的校训是经世致用,很有这所学校的特点。”谷沁园说,中南大学是一所理、工、医见强的学校,学校校训和学校的专业特点结合很巧妙。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提出“为学之序”,即“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的“为学之序”所蕴含的理念是A. “三纲五常”B. “经世致用”C. “格物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