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汤是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李杲)创制的经典方剂,核心功效为升举阳气、调补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导致的疲乏、腹泻、脏器下垂等症。该方体现了李东垣“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学术思想,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一、组成与功效 药物配伍:升阳汤以黄芪、人参、白术等补气药为主,搭配升麻、柴胡等升...
李东垣之所以给这个方子取名“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因为这个方子的主要功效就是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气,可以说,李东垣创制这个方子,也是颇为费了一些心思的,因为这个方子,既是补泻兼施,又是升降同用,这可不是一般的方剂能够兼顾的。所以说,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作为《脾胃论》第一方,是有它的道理的,...
惊蛰养生,贵在顺势而为。 三汤二法,看似寻常,却暗合《周易》“与时偕行”之道。正如清代医家徐大椿所言:“用药如用兵,养生如治国。” 春日升阳,不仅为祛病,更为全年气血畅达、阴阳调和奠定根基。一碗汤,一拍一揉,皆是向天地借一份生机,助身心与...
升阳汤与升阳除湿汤都是李东垣治疗泄泻之方,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之处。 相同之处是均有泄泻、肠鸣、小便黄,皆治以升阳法。 差异之处在于湿邪之轻重,升阳汤证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薄不多,偶尔泄泻,湿邪较轻,故仅予升阳即可,用黄芪、柴胡、升麻升发清阳,...
李东垣的升阳汤正是针对这种复杂情况设计的。这个方子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调整,保留柴胡、升麻升提中气,黄芪托举阳气,特别加了益智仁温补肾阳——好比给身体火炉添了把柴。再用当归、红花活血养血,解决肝血瘀滞的问题。橘皮理顺气机,甘草调和诸药,既升脾阳又固肾气,形成立体调理。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不能...
升阳汤是一剂中药方剂,具有益气升阳等功效,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此药,不可盲目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反应。具体内容如下: 升阳汤一般由人参、黄芪、白术、当归、升麻、炙甘草、柴胡、陈皮等中药材组成,方中黄芪、人参、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当归补血活血,升麻、柴胡升举阳气而举陷,陈皮理气,炙甘草调和诸药。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由柴胡、甘草、黄芪、苍术、羌活、升麻、人参、黄芩、黄连、石膏组成的,具有补脾...
升阳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用法用量加减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柴胡0.9克,益智仁0.9克,当归身0.9克,橘皮0.9克,升麻1.8克,甘草6克,黄芪9克,红花少许。 【用法用量】上药切碎,分作二服,每服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稍热服。 【功用】补气升阳,调补脾胃。 【主治】因饮食伤胃,劳倦伤脾,导致阳气下陷,湿热与...
冬瓜火腿汤。冬瓜200克,火腿150克,姜葱少许。盐、鸡粉各2克,食用油适量。清内热,排毒素。豌豆苗牛肉丸汤。豌豆苗90克,牛肉丸120克。盐2克,胡椒粉少许,鸡汁15毫升,食用油适量。暖胃升阳。酸菜白肉汤。酸菜150克,五花肉185克,高汤1000毫升。八角、花椒、姜葱少许,盐5克,鸡粉2克,食用油少许。开胃提神...
【别名】升阳益胃汤(《仁术便览》卷四)。 【处方】柴胡、升麻各1.5克,炙甘草、当归身(酒洗)陈皮各3克,人参(去芦)炒神曲各4.5克、黄耆6克,白术9克,生黄芩少许。 【功能主治】益气升阳,养血调经。治妇人经候不调,经来量多,色黑有块,大便水泄,日二三次,饮食减少,食罢烦心,身体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