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下面:“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象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骰子里的...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出自唐代杜牧的《遣怀》。此 诗流传很广,在后世尤其得到文人的激赏。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十 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遣怀》原文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赏析 此追忆...
而杜牧,在扬州则遇到了爱情,遇到了友情,感悟了太多的人生况味。每一个风流才子,都少不了才子佳人的故事,杜牧在扬州也认识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少年歌女。那一年她才十三岁,正是豆蔻年华。少女眼眸低垂,嗓音婉转,刹那间就唱醉了杜牧的心。但是,杜牧对于扬州来说,只是匆匆过客,不到三年时光,他就被朝廷征为监...
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与李白杜甫同姓,但比他俩晚了一百年左右;二是李商隐和杜牧的诗词写得虽然也很好,但和两个老前辈比起来,还差那么一点点。不过,这可是和李白杜甫这两个诗坛巨擘相比的,就好比把光芒四射的太阳放在浩瀚无比的银河系里,也不过是瀚海一滴,可是若要和地球比...
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作者:那一夜i繁星 公元770年,杜甫无比遗憾的离开了人世。他见证了大唐盛世由盛转衰,三十三年后的803年,杜牧出生。我们今天把李白和杜甫合称“大李杜”,而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是认为他们的诗名配得上这样的地位。李白、杜甫是盛唐的泰山北斗,晚唐最著名的诗人...
末两句对好友近况的发问,是俏皮的调侃,实则余味绵长,不仅透露出诗人与友人关系亲近的一面,更对友人能够继续生活在扬州流露出了浓浓的羡慕之情。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人老了都不免会回头追忆往昔岁月,这首《遣怀》便是杜牧晚年所创作,凝结了诗人对过往...
他从梦中醒来,只赢来一个“青楼薄幸”的坏名声,到头来却是一事无成。其中,许有对过往繁华的留恋?对年华老去的惆怅?亦或是对自己蹉跎岁月的悔恨?也许都有,也许都没有,谁知道呢?只是,若没有他的这场扬州梦,扬州又不知会失去几多光彩?我们又会错过多少佳句?03 多才多艺,工诗文,能书画,这是杜牧...
杜牧的诗文虽有风流多情的一面,但是严肃起来也是独有风格,一篇《阿房宫赋》就头疼了不少中学生。林建略在《晚唐诗人杜牧之》中提出,杜牧的诗可以分为香艳与豪迈两类,前者多用清新的笔调来描写,就像文中这首《遣怀》,虽涉及青楼之作,却没有浓重的脂粉味;后者多是怀古咏史之作,立意奇特,讽谏深刻,像《...
他后来到各地赴任途中,于43岁和48岁曾先后两次路过扬州,船都停泊在与扬州一江之隔的润州(镇江)江面,却始终没有再回到扬州一步,50岁就寂寞地走了。 《遣怀》这首诗,就是他40-42岁之间,任黄州刺史时所写的。200多年后的苏东坡,也同样被流放到黄州,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诗帖》。 唐宋时...
杜牧在扬州为监察御史,有一天扬州一官员在家宴请众人,酒酣耳热之际,杜牧竟然不请自来了,要知道杜牧的身份可是监察御史,唐朝可是有明文:官员不可在家中设宴。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处置。哪知杜牧开口就说:听说你们这里有一个歌妓非常出色,我要带走。随后,杜牧就带着自己喜欢的歌妓离去!此等故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