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仁术[1]也。仁人君子,必笃[2]于情[3]。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 自无不到之处。古人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诚以得其欢心。则 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详求本末,而治无误也。 【简介】...
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古人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诚以得其欢心。则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详求本末,而治无误也。 译文: 医术,乃仁爱之术。仁人君子,必定深情厚谊。深情厚谊,则视他人如同自己,询问他们的痛苦,自然不会有遗漏...
中医名言集锦一百二十七: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 01:03 中医名言集锦一百二十八: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00:53 中医名言: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生风,风盛发搐 中医药非遗网 284 0 中医名言集锦八十二: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中医药非遗网 347 0 中医名言集锦一百零六: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中医药...
清代名医喻昌说:“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反映的我国古代医学伦理的特点是 A. 推己及人的医德情感 B. 受道教思想影响 C. 受佛教思想影响 D. 慎独的医德修养方法 E. 易地以观的医德情感 相关知识点: ...
13.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 【原文】 医,仁术[1]也。仁人君子,必笃[2]于情[3]。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古人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诚以得其欢心。则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详求本末,而治无误也。 【简介】 选自喻昌《医门法律·明问...
医,仁术[1]也。仁人君子,必笃[2]于情[3]。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古人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诚以得其欢心。则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详求本末,而治无误也。 【简介】 选自喻昌《医门法律·明问病之法》。喻昌(1585―1664),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是明清...
清代医学家喻嘉言在《医门法律·问病论》中说:“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将医学技术与道德规范“仁”和“爱人”联系起来,作为医德的最高境界。此句中的“仁”,指仁爱之心、恻隐之心。意思是,行医是一种有仁爱之心的技术,有修养的医生对病人一定会情真意切,满腔热...
清代名医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指出: “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为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 ” 这句话体现了医学人道主义中()的思想。A.尊重B.
清代名医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指出:“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为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这句话体现了医学人道主义中的同情思想。A.正确B.错误
喻昌曰: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古人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诚以得其欢心。则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详求本末,而治无误也。如尝贵后贱,病名脱营。尝富后贫,病名失精。以及形志苦乐,病同法异;饮食起居,失时过节;忧愁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