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明确地表达出了中国人民对司徒雷登的最终看法。司徒雷登自1946年7月出任大使后,几乎所有的行动都是与抵制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知识界曾对司徒雷登的印象很好。但司徒雷登当上美国驻华大使不久,他那“爱中国也爱美国”的形象就开始崩塌。1946年11月,司徒雷登与国民党政府经过谈判,签署...
别了,司徒雷登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 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 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
当时的《北平晨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司徒雷登校长因年事已高,决定辞去燕京大学校长一职。"然而,事情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就在司徒雷登递交辞呈的同一周,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正在中国进行调解国共谈判的工作。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在辞去校长职务的前一天,司徒雷登曾与马歇尔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密谈。会谈的内容...
71年前:别了,司徒雷登;71年后:别了,阿扎 涂世创 71年前,新中国诞生前夕,即1949年8月,伟人写过一篇著名评论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司徒雷登是美国当时驻华大使,代表美国执行对华侵略政策,美国出钱出枪出顾问,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美国虽没有直接公开参战,但事实上参加了...
其中《别了,司徒雷登》,就是毛泽东这五篇社论中的一篇,此后,还被选录到中学课本里,所以相对那四篇要知名。 从此,司徒雷登便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甚至司徒雷登比他在美国,名声还要响亮,司徒雷登作为一个长久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对于他的所作所为,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呢?毛主席对他的经典论断,随着时间的发展有没...
1949年8月2日,燕京大学创始人,兼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被迫踏上了返回美国的飞机,中美外交沟通渠道彻底中断。 8月5日,司徒雷登还没有抵达他的目的地,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着急忙慌地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对华关系》的白皮书,字里行间充斥着美国的“救世主”思想。
1918年,司徒雷登接到美国南北长老会的命令,要他在中国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正逢北京几所教会学校与普通高校合并,需要有一个在此之前和几所学校都无瓜葛的人来出任校长,而精通中英双语的司徒雷登正是最合适的人选。他赋予了这所新组建的大学以“燕京”之名,和最初的九十三名学生一起,在狭小破旧的校区白手...
1951年6月24日,这天是司徒雷登的75岁生日,已经偏安于台湾的国民党政府驻美代表顾维钧受邀出席,行前特意请示蒋介石是否要替他赠送鲜花以祝寿。对此,蒋介石不仅明确予以拒绝,而且还多次表示过这层意思:台湾方面不欢迎也不喜欢司徒雷登。非常明显,蒋介石也不喜欢司徒雷登,甚至是厌恶司徒雷登。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作为...
8月18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写的社论《别了,司徒雷登》,再评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和艾奇逊的信。社论揭露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侵略政策。社论指出:“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