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约726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
刘长卿出身于官宦人家,年轻时在嵩山读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刘长卿高中进士,后两遭贬谪,第一次于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因事入狱,被贬南巴(今广东电白)。第二次于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被贬睦州(今浙江杭州淳安)司马。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刘长卿迁...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创作于刘长卿旅居扬州之时。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长期居住的洛阳落入乱军之手,诗人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诗人登上了南朝旧垒吴公台,面对着眼前荒凉的景象,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吊古之作。吴公台位于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沈庆之所筑,后陈将...
刘长卿〔唐代〕 摇落淮南叶,秋风想越吟。邹枚入梁苑,逸少在山阴。 老鹤无衰貌,寒松有本心。圣朝难税驾,惆怅白云深。 完善 送李侍御贬郴州 刘长卿〔唐代〕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几路三湘水,全家万里人。 听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 ...
在本文刘长卿的五首诗歌中,《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一位旅人在风雪夜宿山中的景象。刘长卿以日暮时分的苍山和寒冷的茅屋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寂,也通过柴门犬吠的温馨细节传达了人间的温暖。《送灵澈上人》以苍苍竹林和杳杳钟声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人目送灵澈上人独自归去,留下夕阳与青山相伴的孤寂之...
刘长卿诗歌15首,大历年间的“五言长城”!刘长(zhǎng )卿(约726年-789或790年),字文房,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刘长卿年少时居嵩山读书,然屡试不中。天宝八载(749)登进士第,释褐任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县尉。安史乱起,南奔流落江南,至德元载(756)被任命为长洲(今属苏州)县尉。不久被谤陷狱,...
说到刘长卿,最为熟悉的还是那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其名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被吟诵至今,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可无奈的是,或许时运不济,刘长卿在新旧《唐书》中均无专门传记。其背后原因也很简单,正四品及以上官员才会在正史中有个人传记,而刘长卿终其一生,也未...
李白年长刘长卿二十多岁,看样子当前辈的没安慰一下晚辈哟,刘长卿颇为感慨,以与李白不同的心情写下了《将赴南巴至余干别李十二》一诗,诗中道,此别悲欢异,青山送逐臣。从而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的情商远低于智商,没有顾忌刘长卿被远谪的悲伤失落心情,应当写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类诗歌...
刘长卿以字“文房”对应名“长卿”,所以“长”读作“zhǎng”。临江仙 〔北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二、晏几道的“几”读作“jī”,容易误读成“jǐ”按照古籍记载的繁体字,...
刘长卿诗,以研炼字句见长,而清瞻闲雅,蹈乎大方。其篇章亦尽有法度,所以能断截晚唐家数。七里滩重送 中唐 · 刘长卿 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手折衰杨悲老大,故人零落已无多。《唐诗笺要》:“故人零落”从“衰杨”生出,送客意已宛转砍尽。《诗式》:首句写景,二句写客之欲行者,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