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地学系刘竹教授团队联合中科院微生物所东秀珠研究员团队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张涛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展了基于中国空间站的地外生态系统模拟实验,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前期研究发现,极端厌氧古菌产甲烷菌是现存的最原始形态的生命之一,是地...
刘竹研究发现,新冠疫情造成了 2020 年上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 8.8%,这是历史上人类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减排量,其短期下降幅度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及 2008 年金融危机时期,据悉该研究已于 2020 年 9 月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目前,刘竹带领的清华大学团队正在完善这一技术体系,并且在项目网站(http://c...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刘竹副教授课题组发文探讨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章系统回顾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历史趋势和结构特征,评估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计划的进展,提出了各类挑战的应对措施。 虽然目前围绕“双碳”目标开展的研究很多,但仍缺乏对中国低碳发展进展的系...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刘竹副教授受邀担任前沿星球奖评委。据了解,“前沿星球奖”每年评选出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3项杰出研究成果,并授予对应的科学家总额为300万瑞士法郎的奖金,是目前可持续发展领域和环境相关领域奖金最高的国际奖项。国际非盈利组织前沿研究基...
目前,刘竹带领的清华大学团队正在完善这一技术体系,并且在项目网站(http://carbonmonitor.org)上实时更新全球碳排放数据,这一数据库正在被广泛采用,例如,全球碳计划已将该数据库用作估计 2020 年碳排放变化的基础数据库。 图| 近实时碳排放数据库 Carbon Monitor ...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刘竹副教授课题组针对北京居民出行方式开展研究,分析了出行方式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性别人群的健康协同效益。研究通过对北京中心城区的居民出行方式进行气候减缓策略情景分析发现,采用步行、骑行、公共交通(合称绿色出行)和电动汽车出行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促进交通部门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其中绿色...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刘竹副教授课题组针对北京居民出行方式开展研究,分析了出行方式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性别人群的健康协同效益。研究通过对北京中心城区的居民出行方式进行气候减缓策略情景分析发现,采用步行、骑行、公共交通(合称绿色出行)和电动汽车出行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促进交通部门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其中绿色出行的...
刘竹,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及全球实时碳数据库联合创始人,现为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研究重点包括全球变化的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碳排放与碳足迹的量化、可持续科学的定量化研究。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hina Emission Accounts and Datasets,简称CEADs)由中外多所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开发,展示中国多尺度能源、碳排放及...
刘竹,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及全球实时碳数据库联合创始人,现为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研究重点包括全球变化的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碳排放与碳足迹的量化、可持续科学的定量化研究。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hina Emission Accounts and Datasets,简称CEADs)由中外多所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开发,展示中国多尺度能源、碳排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