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书概》原文与译文(节录)原文: 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 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于其章;古,当观于其变。 周篆委备,如《石鼓》是也。秦篆简直,如《峄山》、《琅邪台》等碑是也。其辨 可譬之麻冕与纯焉。
刘熙载《书概》原文与译文(节录) 上传人:a*** IP属地:天津上传时间:2021-12-26格式:DOC页数:1大小:128KB积分:18版权申诉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刘熙载《书概》原文与译文(节录)刘熙载简介和解题: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也曾自字熙哉,号融斋。晚年因创作寓言文学集《寤崖子》,并撰写《寤崖子传》,..
《书概》共计收录246 条论书札记,论述了书法艺术的诸多方面,“探源本,析流派,窥大指,阐幽微,明技法,以简赅之笔,发微中之谈。”(佛雏《刘熙载的美学思想初探》)刘熙载的《书概》具有实践性的特点。他不仅广泛阅读前人的书论,从中汲取营养,而且其自身的书法实践经验也是其书法理论和书法批评的坚实基础。所以,其...
原文: 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 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于其章;古,当观于其变。 周篆委备,如《石鼓》是也。秦篆简直,如《峄山》、《琅邪台》等碑是也。其辨可譬之麻冕与纯焉。
刘熙载《书概》原文与译文(节录) 刘熙载《书概》原文与译文(节录) 原文: 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 书之用也。 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于其章;古, 当观于其变。 周篆委备,如《石鼓》是也。秦篆简直,如《峄山》、《琅邪台》 等碑是也。其辨...
刘熙载《书概》原文与译文(节录)(3) 原文: 玉筯在前,悬针在后。自有悬针,而波、磔、钩、挑由是起矣。悬针作于曹喜,然籀文却已豫透其法。 孙过庭《?书谱》云:“篆尚婉而通。”余谓此须婉而愈劲,通而愈节,乃可。不然,恐涉于描字也。 篆书要如龙腾凤翥,观昌黎歌《石鼓》可知。或但取整齐而无变化...
刘熙载《书概》原文与译文(节录)(3) 原文: 玉筯在前,悬针在后。自有悬针,而波、磔、钩、挑由是起矣。悬针作于曹喜,然籀文却已豫透其法。 孙过庭《?书谱》云:“篆尚婉而通。”余谓此须婉而愈劲,通而愈节,乃可。不然,恐涉于描字也。
刘熙载《书概》原文与译文(节录) 刘熙载简介和解题: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也曾自字熙哉,号融斋。晚年因创作寓言文学集《寤崖子》,并撰写《寤崖子传》,故又自号寤崖子。世人多以融斋先生称之。江苏兴化人,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晚清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和教育家。《清史稿·儒林一...
原文: 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 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于其章;古,当观于其变。 周篆委备,如《石鼓》是也。秦篆简直,如《峄山》、《琅邪台》等碑是也。其辨可譬之麻冕与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