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生活在政治黑暗,群雄逐鹿,民不聊生的东汉末年,虽满怀远大抱负,但是又生不逢时,他所作的《赠从弟》三首,与其说是赠与诗,不如说是托物言志诗更确切。刘桢其人,也和他的诗一样,孤傲高洁,不拘礼法。据说,曾有一次曹丕宴请府中诸文士,酒酣之际,就让自己的夫人甄氏出来拜见众人,在座的人都赶紧匍...
东汉刘桢《赠从弟三首》原文及译文 其一 原文: 赠从弟˙其一 东汉˙刘桢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翻译: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蘋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
刘桢(180―217),字公干,是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的名士和诗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尤其是五言诗,在当时享有盛誉。后人将他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刘桢的诗歌风格遒劲,语言质朴,以《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其一 山涧中的溪水顺畅地向东...
刘桢(186~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父刘梁,以文学见贵。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文学成就主要表现 在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
刘桢 亭亭②山上松,瑟瑟③谷中风. 风声一何④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③,终岁常端正. 岂不展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①《赠从弟》共三首这是第二首.全诗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②亭亭高耸的样子③瑟瑟形容风的声音④一何:多么;③惨凄:凛冽 1.诗中第一个"一何"突出了谷中风...
8.赠从弟(其二)再读、再回顾,鉴赏品评《赠从弟》共三首,此为其二,作者刘桢旨在勉励他的堂弟要具有松柏一样坚贞高洁的品性,这也未尝不是作者的自勉。全诗以松柏为中心,写得集中紧凑,反复歌咏却不显得单调。全诗用词朴素无华,风骨雄健,刚劲有力。本诗不重在工笔细描,而以层层深入事物的内核见长。这首诗名为“赠...
《赠从弟三首》是刘桢的代表作,今取最为世人称著的其二。作品原文 《赠从弟三首》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简析: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劝勉诗,也即言志诗。诗中用两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猛,以及青松的熊健挺拔;表现...
刘桢《赠从弟》(三首):赠答诗与五言诗的文气 《赠从zòng弟》(三首) 刘桢 其一 泛泛(2)东流水,磷磷(3)水中石。 蘋藻(4)生其涯,华叶(5)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6)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7)此出深泽。 其二 亭亭(8)山上松,瑟瑟(9)谷中风。
《赠从弟》(三首)刘桢 00:0007:08打开APP 收听完整版 吟读古诗词能培养造就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 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祖先流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无数英雄伟人、仁人志士就在这块沃土上成长起来。一首好诗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吟读古诗词如在花海中徜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