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已于2024年1月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1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 2024年4月29日 法释〔2024〕5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 执行问题的规定 (2024年1月3日最高人民...
2014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规定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布。《规定》第19条规定:“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依法向社会公布。”减刑、假释裁定书是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公布减刑、假释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 (2024年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10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为确保依法公正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正确处理减刑、假释与财产性判项执行的关系,根据《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已于2024年1月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1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4年4月29日 法释〔2024〕5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 ...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减刑假释案件来外调的,这个案子我们还没有开庭,石某某虽表示愿意尽快调解,也口头表达出愿意赔偿被害单位相应损失,但一直没有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深圳某法院,我们向承办法官说明来意后,法官介绍了案件相关情况。带着依职权调取的六份证据材料,我们马不停蹄回到南京,立即组织开庭。“三长...
司法部关于减刑假释案件的实施细则,主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具体的实施细则: 一、减刑假释的条件 减刑条件: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法规 假释条件:被...
导读:最高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规定是,关于减刑的限制条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比如说拒不认罪悔罪的,或者是明明有能力履行相关的生效判决,但是仍然不履行的,一般情况下不予假释,也不能够减刑。 一、最高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规定是什么? 为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条文规定的“不致再危害社会”指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一贯表现好,确已具备本规定第一条第(一)项所列情形,不致违法、重新犯罪的,或者是老年、身体有残疾(不含自伤致残),并丧失作案能力的:认罪服法。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综合各方...
摘要:在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背景下,基层检察机关紧紧抓住减刑、假释案件中的“重点人员”“重点条件”“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切实开展实质化审查,取得较好效果。实践中,检察机关仍面临办案标准尺度不统一、相关证明材料收集效果不佳、庭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