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军马场位于大兴安岭余脉和阴山山脉交汇处的坝上地区,蒙语称这个地区为塞罕达巴罕,汉意为美丽的高岭, 也有许多人称为塞罕坝。红山军马场境内有优质19.1万亩,森林8.6万亩,沼泽地3.2万亩,水域0.3万亩。有吐力根河、红松、烟子窑、沙树柏、老鸹店五条河流,是滦河的主要发源地。军马场属典型的丘陵式...
1951年7月,东北军区成立马政处,马政处隶属东北军区炮兵司令部。1951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改属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马政局后,东北军区马政处同时改隶属军区后勤部白城办事处管理。东北军区马政处成立后,管理的军马场有牡丹江军马场、四方山军马场、哈拉海军马场、白城军马场、扎兰屯军马场等。西南军...
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就已屯兵养马,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秦时此处为月氏游牧地,后被匈奴王浑邪王所占。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并在此筑城、屯...
创建军马场 接到创建任务后,郑新潮开始带领人员到白城子、肇东、扎兰屯、宁安、牡丹江等地考察,选择建场的地址。经郑新潮的推荐与上级组织的研究决定,东北民主联军在地处牡丹江市西北郊外的谢家沟,即原日本特务机关的废墟上创建军马场,军马场隶属炮校党委管理。郑新潮向炮校领导申请要筹建队伍。不料炮兵司令部政委兼...
军马场 军马场(army horse-keeping farm)是2014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建筑学名词,出自《建筑学名词》第二版。定义 按照军事要求,繁殖和培育各种类型的军用骡马的场所。出处 《建筑学名词》第二版。
扎兰屯军马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卧牛河镇。扎兰屯军马场是依托牡丹江军马场为核心、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马事业的发展于1949年开始筹建,1950年6月正式宣布成立,业务直接归属牡丹江军马场指导,1951年前后隶属人民解放军军委马政局、军委炮兵司令部马政局,1956年隶属解放军总后勤部马政局。扎兰屯军马场组织与...
一九五三年贵南县建政,因该场场区大部分被划在贵南县境内,故改称为贵南军马场。 一九五四年该场被西北军区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第四军马场,由军区马政处领导。 一九五六年该场隶属关系改变,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马政局贵南军马场。同年,根...
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横跨甘肃、青海两省六个县,是我国自汉代以来最大的军马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的马场,仅次于世界某一著名马场。它坐落在张掖地区山丹县南部的祁连山下,拥有总面积2192.5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其中草原面积近百万亩,为马匹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
在甘肃张掖山丹军马场场史馆 一张照片 记录着1949年毛泽东主席 给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政委员会的电令 “要完整无缺地把玉门油矿 和山丹军牧场接收下来。”1949年9月21日 山丹军牧场和平解放 第一野战军正式接收山丹军牧场 从此,红色基因注入 几代牧马人从此爬冰卧雪、繁育军马 为新中国输送军用、民用马骡,功勋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