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捶是陈式太极拳中极具特色的式架,其核心动作是两拳合抱于胸前,形成保护胸部(心脏)的姿势,以防御外来攻击,因此得名“护心捶”,又被称为“兽头势”或“打虎势”。在练习时,该动作以腰为轴,带动两臂进行旋转缠绕,要求气沉丹田,劲力蓄于内,前拥于两臂,后撑于腰部,体现出太极拳的整劲和协调性。
“护心捶”(又称“兽头势”或“打虎势”)是陈式太极拳中的经典招式,具有独特的攻防含义和练习要点。以下是对此招式的详细分析和补充:动作特点 名称由来:此招式因两拳合抱于胸前,护住心胸,以防外来之力袭击,故名“护心捶”。在传统式架中也称为“兽头势”或“打虎势”,体现了其威猛和防御的特性。
20.兽头势 裹鞭裹鞭 22.乌~摆尾 二路第二段 21.白蛇吐信 20.野马跳涧 一路第五段 一路第六段 一路第四段 一路第三段 一路第二段 一路第一段 19.倒卷肱 18.青~摆尾 15.盖栏式 17.饿虎扑食 16.古树盘根 14.仙人指路 13.金鸡独立 10.斜飞式 8.翻身下劈剑 9.青~转身 陈式太极单剑 老...
护心捶(兽头势):陈式太极,护心如盾,打虎显威 在陈式太极拳的浩瀚拳法中,护心捶(亦称兽头势或打虎势)犹如一面坚不可摧的盾牌,守护着习练者的心胸,以防外来之力如狂风骤雨般的侵袭。两拳合抱于胸前,宛如雄狮的双爪,紧紧守护着最脆弱的部分,这便是护心捶的由来。习练此式,习练者仿佛化身为一位身...
护心捶,亦称兽头势或打虎势,是陈式太极拳中独具特色的架势。此动作中,两拳紧紧合抱于胸前,仿佛盾牌一般守护着胸(心)部,有效抵御外来力量的侵袭,因此得名护心捶。 【训练效益】在执行护心捶时,腰部作为核心动力源,带动两臂进行旋转与缠绕。动作要求气沉丹田,内力蓄存,前臂前拥,后腰支撑,形成稳固的力学结构。长期习...
**护心捶(兽头势)** 护心捶是陈式太极拳中独具特色的招式,因双拳合抱于胸前,形如护住心口而得名,又称“兽头势”或“打虎势”。这一动作以腰为轴,带动双臂旋转缠绕,要求气沉丹田、蓄劲于内,力量前拥于双臂,后撑于腰部,形成内外合一的整体劲力。经常练习此动作,有助于培植和增强腰肾之气,提升...
兽头势为反擒护肘之要法,其动作与松溪内家拳 术中的“坠肘势”相仿。其法甚为巧妙,如敌抓擒穗 腕,我则急速坠肘屈臂,这样既可使肘关节不受伤 害,又便于蓄力反击,而且屈臂于前有如盾牌护体, 使敌不易攻击我之胸腹。 用法示例 1.坠肘顶胸 、 ...
四十六、何谓兽头势?|陈氏太极拳图说 右拳在额,左拳在左膝上,中间瞪住 眼而膝视之(滕:恶视,儿音标),其形凶恶如房上兽头, 故名。二起毕,左足先落下,右足向前开六七寸,左足 再往前开尺许,然后左右手从左膝两旁分下,用倒转缠 丝精缠到拳上。右拳落额上,去额五寸,在正额外。左 拳落左膝上,去腹...
其次,就“兽头势”练法而言,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炮捶)的练法与技法大同小异,但一路的练法,笔者所练与社会上以及书中讲解的有较大区别;一是笔者所练的“兽头势”下接“护心捶”,是两个拳势;二是笔者所练“兽头势”非常象形,宛如“嘲风”走兽。因此实际上人们将“兽头势”与“护心捶”混为一势,没...
护心捶(兽头势)-杨丽太极拳知识大全 动作特点 防守与保护:两拳合抱于胸前,形成一种保护胸部(心脏)的姿势,犹如一个防护盾,能够有效阻挡外来力量的袭击。这种动作设计体现了太极拳“以守为攻”的理念,通过防守来创造反击的机会。动作紧凑:两臂的动作紧密相连,通过腰部的旋转带动两臂的缠绕和发力,动作连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