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霸主,成了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徐旭生说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看一看不同时期的共工氏。伏羲氏时期。共工的首领名康回。康回人高马大,周身长毛,红发披肩,类似于北欧的红种人。康回占据了大半个冀州,东至介...
共工氏(图片来源于网络)一、“共工”乃氏族名而非官称 从汉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共工氏”是个官职名,具体来说是个主管水利的官名,这个汉代(包括)以后的古书说得比较明白,如《书·尧典》:“共工方鸠僝功”,东汉郑玄注认为“共工,水官名。”[1]伪《孔传》说:“共工,官称。”孔颖达《正义》:“《...
共工氏后来发展为春秋时期的共国。郑庄公的弟弟段发动叛乱,最后被剿灭于共。共国,位于今天河南新乡辉县市。据文献记载,共工氏在当时称雄一方,横行一时,剽悍好战伐。与中原英豪尧、舜、禹,甚至五帝之一的颛顼都爆发过激烈冲突。《尚书·尧典》说“流共工于幽州”,这个“战斗的民族”最后被驱逐到遥远的幽州去了...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许锦晶曰:共工,帝直也)。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一说共工部落活动区域在今河南辉县。 人物简介 共工炎帝裔。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
《管子》记载:“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辉县也是水患滔天,陆地只有十分之三,共工氏便治水,《左传》记载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后来共工氏就变成了水神,他的方法是雍塞,《国语》共工“壅防百川,堕高堙庳yin bi”《太平御览》共工“壅百川以为民害”,辉县...
我们纪念共工氏,是因为共工氏是中华人文始祖。谈起中华人文始祖,我们自然会想到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当然是我们的人文始祖了,但是炎帝、黄帝并不是仅有的人文始祖。一般来讲,中华人文始祖是个群体,至少应包括“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有多达七种的说法,这些说法涉及到伏羲、女娲、祝融、神农、燧人、共工、黄帝、...
根据《淮南子》所载,不周山被撞倒就是共工氏干的,可是过程却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共工氏和颛顼争斗,另一个版本是共工氏和高辛氏争斗。在其他的书籍中还有说是共工氏和祝融;神农;甚至是女娲争斗的(见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总之,事件的主角之一共工一直没变,不论哪本书里的故事,不周山都是被...
共工氏在新乡辉县市,原来叫共城。共工氏非常古老的民族。《国语》《礼记》共工氏曾经称霸九州之地。这时期,濮阳人和新乡人争天下,安阳、鹤壁都是吃瓜群众。《列子·汤问》记载:“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百川水潦归焉。”共工氏是水神,治水的种族,估计是南...
一、 共工氏的起源 1、共工氏的起源 《春秋》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传》曰:昭子问少昊氏鸟名何故,对曰:“吾祖也,我知之矣。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为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
两个部落处于中游,用墉堵洪水,上游泄洪就不利。尧舜发起战争,获得胜利,共工氏首领被流放幽州,鲧被流放羽山,幽州是燕山北京一带,羽山是江苏东海县。大禹治水,得到了五个部族支持,第一个“共工氏”的支持。第二个是淮河蚌埠的‘涂山氏’,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娇,得到了涂山氏支持,涂山氏传说中狐族,涂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