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佛教的浩瀚历史中,有一位大师的光辉永远闪耀,他就是六祖慧能。作为禅宗的祖师,慧能不仅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无数修行者,更以《六祖坛经》这部经典著作,成为了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部经典的内容与其背后的智慧。六祖慧能,出生于公元638年,原籍广东,早年生活贫困,...
自达摩东来而创的禅宗,只有到了六祖慧能才真正开创了前所未有、生机勃勃、令人耳目一新的局面。慧能,这个目不识丁、最初只在碓房里舂米的行者,成为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名声煊赫的一代僧人。慧能去世一百多年以后,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大文豪柳宗元,在宣宗皇帝赐慧能以“大鉴禅师”谥号时,写了一篇墓碑,名...
六祖能消能化,朱子能积能存。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融合,如乳投水,经慧能大消化之后,接着朱子能大积存,这二者对后世学术思想的贡献,也是相辅相成的。 02 中国文化的“虚与实” 自佛教传入中国,到唐代已历四百多年。在此四百多年中,求法翻经,派别纷歧。积...
《六祖坛经》不仅是一部佛教经典,更是禅宗思想的瑰宝。它由惠能禅师口述,弟子法海等人精心集录,详尽地记录了惠能禅师一生的得法与传法历程,以及他对门徒的谆谆教诲。这部经典文字简练,意义深远,不仅对于研究禅宗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瑰宝。在《六祖坛经》中,我们能够领略到许多富有...
《六祖坛经》慧能身世及求道因缘 (第二段)【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
六祖坛经,六祖慧能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
禅,六祖慧能,六祖坛经 不唯对佛教,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亦受禅宗之影响,而形成儒教禅、道教禅。禅宗传至日本后,与日本神道教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相融合,而形成了日本禅。近代以来,禅宗又传至欧美,在自信掌握话语权的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禅学热,引起了西方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甚至科学家的关注。禅宗亦不断改造自我,...
用简短的话语与慧能对禅机,最后敲击碓三下,慧能早已明白。师徒间心心相印,不在于外在说了多少话,而在于心的传递。说明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慧能领会五祖用意,三更入室。五祖用袈裟遮挡,为不让人看见。说到《金刚经》至“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彻底大悟(没有思考,直下成佛)。一切万法不...
六祖慧能大师,中国佛教南禅宗祖师。中国佛教最后一位嫡传佛祖。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著作《坛经》流传于世。慧能禅师的真身,供奉于广东南华寺灵照塔中。一、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 ——《坛经》【解释】一切众生都有两...
《六祖坛经》原文 自序品 第一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