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教授《八次危机》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的八次经济危机,以及这些危机背后的原因、表现和应对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次危机(1958-1961 年):结构型 + 赤字型危机。因苏联援建中断,中国以高强度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代替中断的外部资金,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引发了三年困难时期,经济萧条,失业严重,政府通...
总结:60年四次引进外资各伴生的两次危机 《八次危机》读书笔记(二) “危机”一词给人以危险、灾祸到来时的恐惧与无力感,往往作为事物运行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汉字的奇妙之处也就在这里,这个词在被创造出来的时候便告诉了我们所有事物均具有两面性——“危中有机”,见“危”之时亦要察觉到其中之“机”。历史...
第七次危机(1997-1998年):类型:输入型危机 原因: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外需下降,出口下降,经济萧条。后果: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发国债和货币,加大基建投入,扩大内需。同时,金融领域也进行了改革,强化了金融安全。第八次危机(2008-2009年):类型:输入型危机 原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
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经济发展中的危机,这些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八次危机的简要概述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958-1960年的大饥荒:这一时期,由于苏联援华投资中断,导致二五计划受阻,国家工业化进程遭受严重打击,进而引发了严重的饥荒危机。 1968-1970年的财政赤字危机:在“三线...
以下是八次危机大事的年表: 1.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这次危机源于 1973 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当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禁运,导致国际石油价格飙升。这场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 2.1978 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由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和伊朗 - 伊拉克战争的...
温铁军的《八次危机》我在很多年前就如雷贯耳,不停有键政圈的小伙伴给我推荐这部书。但是我这个人虽然没有文人的命,但是得了文人的病。挑选书籍阅读时,总是更偏向于私人化的小众书。就像如今《置身事内》大火,我反而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在3月初时,我终于开始拜读温铁军老师的书籍,只是拖了一个月才写读书笔记...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 以下是八个重大危机事件的年表: 1. 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此次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大萧条。 2.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场灾难性的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大面积破坏,对世界局势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3. 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中东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
八次危机的创作者 ··· 温铁军 作者 作者简介 ··· 1951年5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环保部、商务部、国家林业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
①第一次危机:1958-1960年苏联援华投资中断 直接原因是中国坚持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苏联不得不按照‘中苏条约’规定于1956年交回中长铁路和大连特区,撤走在中国东北的军事基地情况下,苏联以“五年计划”方式提供的援华投资于1957年突然中断,使得原有的主要依靠大规模外部投资拉动的,以重工业为主的,中央层次主导的‘...
-该章节探讨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包括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受损等问题。 -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对环境和人类福祉的影响。 8.第八次危机:社会不平等 -该章节分析了全球社会不平等问题,包括贫富差距、社会排斥等问题。 -强调了社会不平等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影响,并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