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兴还提示到:“这三个层次不是公式规定,不是每一专著或论文都必须具备”;(第一章,P111)又说,“寅恪先生所继承并发展的宋贤治史方法是实事求是之法,不是僵化公式。我概括为三个层次或四个步骤只供读者参考,重要的是理解这一治史方法的求真实求精密的科学精神”(第一章,P120)。因此,长编考异之法,并非生...
生平精研史地之学,尤熟于近代掌故,故其为文大气磅礴,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民初泉厦间各日报杂志,时见其批评时事之文字。哲嗣佑荪、健荪、泗荪均为文化界知名之士,信乎家学之有渊源,而明德之后必有达人也。 王筱伯 受业 杨昌国 谨识 潘斯吉 附二:陈芸陔(陈硕生)先生墓志铭 【打印此页】【收藏本页】【...
其中最有名的三位是:吴普、李当之、樊阿,都曾先后到过山东,并有衣钵相传。 先生曾对徒弟说过:“马义一起教俺和父亲,俺学得快,他高兴,就常常单独教俺。临回山东前,还把俺名改成华山,说不必记着他,记住华佗就行。”就这样,近代骨伤科史上,出现了孙华山的名字。若干年后,大半个中国经常可以见到孙华山行医...
随手翻阅下,在第二章“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一节,于史无据、随意想像之语也还不少。嫡孙皆如此,况乎不知内情的外人乎?! 给汪老戴上一顶同盟会元老“桂冠”,此说最早始于何时、出于何人之口? 经笔者梳理,大约出自原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孙宗溶先生。孙先生早年在延安抗大时期,与汪老之子汪道湖(汪琪)相遇,俩人曾...
盛夏如火,8月1日、2日两天,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府横街校区的60多名小记者采风营学员和“青藤”小记者,在这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天内,分不同批次来到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参观学习。 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位于绍兴古城仓桥...
《安作璋先生史学研究六十周年纪念文集》是2007年齐鲁书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安作璋先生史学研究六十周年纪念文集编委。作者简介 安作璋,1927年生,山东曹县人,1951年毕业于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随后进入山东师范大学工作,今年迎来安先生九十华诞和其从教六十五周年。安先生始终坚持将正确的方向作为立学之本和治史...
第一章 陈寅恪先生史学的渊源和史学思想与治史方法【史学渊源】王永兴强调陈寅恪史学主要渊源于司马光、欧阳修为代表的宋贤史学【2】不可能出自清代史学经学【7】义宁陈氏忠义一家是其史学的另一渊源,重气节【8】强调内在理路和家世背景。【史学思想】求真实、供鉴戒;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乃其根本者也【12】【治史方...
先生为文著述,从不空泛议论,人不发无根据的意见,本书述先生史学之源以及史学思想,治史方法,必依据史实,并尽量广搜群籍,尽量避免单文孤证,从师教也. 本书述先生三部专著三篇文章之主旨,着眼于先生著书之用心所在及论述的特点,间或涉及书文的内容,但非重复其内容也.先生读两《唐书》札记千余条,实学习寅恪先...
王继光先生(1946-2015),甘肃临洮人,1946年生于新疆,生前为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专门史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兼任中国明史学会、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中亚文化研究会、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西北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王先生1963-1968年在兰州大学历史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