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朝,宋太宗在位期间,下令翻新泗州僧伽大师肉身塔,并加封他为“大圣”。从此,“泗州大圣”这一尊称在汉地迅速流传开来,至今在福建等地仍被人们熟知。🏯 全国信仰的巅峰 北宋初年,僧伽大师作为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影响力达到顶峰,全国(主要以南方为主)共建有二百余座供奉僧伽大师的寺院、佛塔等建筑。尽管僧伽大师...
僧伽大师即“泗州大圣”,又名“泗州佛”,也是广为流传的恋爱之神。‘佛祖统记’中曰:“ 泗州大士,初自碎叶国,游于西凉,龙朔初显化洛阳。”另称,僧伽自言何国人,因以何为姓。少年出家为僧,誓志云游四方。唐龙朔二...
僧伽大师常年独居一室,其头部存有一孔窍,常以棉絮塞住。夜晚,除去棉絮,香烟自洞中升腾弥漫整个房间,香气馥郁。待拂晓时分,香烟回归洞隙,他再度用棉絮封堵。僧伽大师爱好洗足,人们饮其洗脚之水,无论何种顽疾均可痊愈。一日,中宗皇帝在内殿与大师交谈曰:“方圆千里之内已历经数月旱情未降雨露,希望大德发慈...
僧伽大师,是一个组合词组,僧伽就是大师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位僧伽大师的真实法名,已经无考。在当时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僧伽大师在中土的时间,是唐朝唐高宗和唐中宗时期,即公元七世纪到八世纪初这样一个年代。关于僧伽大师圆寂的时间,有明确记载,是景龙四年,即公元710年,这一年也是唐中宗的卒年。唐中宗和僧伽...
【提醒:】《西游记》里,僧伽大师也曾出场,详见文末链接。 2003年12月30日,经过考古人员初步考证,12月28日从江苏江阴青阳镇悟空村悟空寺华藏塔地宫出土的石函内银瓶确实瘗藏舍利,并且是唐代高僧泗洲大圣僧伽大师、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观音菩萨”化身的真身舍利。
景龙四年三月二日,僧伽大师在长安荐福寺、庄严肃穆的离世。中宗皇帝下令修筑佛塔在荐福寺内供奉大师舍利。不料,风起时断时有,臭气弥漫蔓延于整个长安城,中宗询询询问:“何来此迹象?"大臣答道:"可能是僧伽大师惦念故土临淮寺而有所触动吧。中宗皇帝默许了这个解释,臭味迅速散去,恶风转成香气扑鼻。同年的五...
僧伽大师,又称证圣大师、明觉大师,生于627年,逝于710年,是隋朝属国贵霜匿的后裔,自言何国人。他少年出家,誓志游方,661年带弟子来到中原传授佛法。在江南,他劝化渔民猎户不再杀生,裂网折竿的人非常多,纷纷改行从事其他职业。在江南后,来到晋陵,看到国祥寺荒废,留下僧衣离去。三十年后,一...
太平广记·卷九十六·异僧·僧伽大师 【原文】 僧伽大师,西域人也,俗姓何氏。唐龙朔初来游北土,隶名于楚州龙兴寺。后与泗州临淮县信义坊乞地施标,将建伽蓝。于其标下,掘得古香积寺铭记,并金像一躯,上有普照王佛字,遂建寺焉。唐景龙二年,中宗皇帝遣使迎师,入内道场,尊为国师。寻出居荐福寺。常独处一...
实则泗州是地名,僧伽意为僧团,大圣、大师都是尊称,所以「泗州大圣僧伽大师」这八个字加起来,没有一个字是他的名字,而只是一种代号,一个称呼。僧伽是初唐活动于江淮一带的西域和尚,传说他年纪很小就出家了。剃度为和尚以后,他有志于周游四方。起初到西凉府(今甘肃武威),接着游历到江惟一带。唐高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