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大臣,主要功绩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成文法取代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此时沈家本也想做相似的事情:他想用新的、能与西方列强并肩的新律法取代旧有的大清律法,因为流传了两百余年的大清律法已经不堪使用了。何以到此?这就要提到一个法律术语——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亦...
材料一 清末新政时期,修律大臣沈家本奉命修订晚清的刑法。沈家本聘请了日本法学博士冈田朝太郎帮同编订该刑律,至1907年,《大清新刑律》初稿告成。从形式上看,《大清新刑律》把凡是与刑事无关的条文全部删除,只保留了纯粹的刑事条文;就刑法典自身的体例来看,改变了以前用“六部”统领法条的格局,采用了总则与分则,以及...
材料 沈家本,1840年生于浙江吴兴, 43岁考中进士。沈家本从24岁开始在刑部工作,对司法事务十分熟悉,考取进士后, 更“专心法律之学”,并“以律鸣于时”。从 1892年开始,沈家本历任天津、保定知府。1901年重归刑部担任右侍郎。同年,清廷下诏变法。1902年,沈家本成为首任修订法律大臣,执掌修订法律...
材料 沈家本(1840—1913年),1865年中举人,但1883年才中进士。20岁时,以父荫进入刑部任职习律,考中进士后继续留部工作。虽专业能力出色,但直到50岁时才升迁外放,历任天津、保定知府。在保定知府任上因处理教案问题而为八国联军所拘,生命几遭不测。1901年重归刑部担任右侍郎,后经袁世凯、张...
没多少人知道,100多年前,这座院子属于一个叫“沈家本”的人;自然,也就没多少人知道,就是这座坐北朝南、有着三进院落的四合院,见证了清末法制改革的风云变幻,见证了中国法学的逐步奠基,见证了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人生中最辉煌而跌宕的十载光阴。 今天...
材料:1902年沈家本被清廷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他力主“变法图强”,近可以收回治外法权,远可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确定了以“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为修律指导思想,短短数年,起草的主要新法有《大清新刑律》《大清商律草案》《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法院编制法》《违警律》《大清监狱律草案》《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修律大臣--沈家本 修律大臣---沈家本 摘要:沈家本(1840—1913年),字子淳,别号寄簃,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早年入仕,历任天津知府、刑部左侍郎、法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资政院副总裁等职。任职刑部其间,广泛收集我国古代法律史料,并作了系统整理和考订;后奉命主持修订法律,改良...
《修律大臣沈家本》内容简介:沈家本(1840—1913),清末著名法学家。历任:天津与保定知府、刑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大理院正卿、资政院副总裁等职。他具有丰富的官场历练与谋略,在清末激烈的思想与权力交锋中,终于使得一系列与世界接轨的法律条文,得以问世,比如:《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律...
沈家本――以修律图强沈家本,清末新法家的代表人物,中国法学推陈出新的开创者。事实上我并不了解他的法学著作,即使同为湖州人,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学校要求看的广播剧――《修律大臣沈家本》。 我不太懂那些严谨的法律条例,所以我说不出他在法学的造诣有多么高深。于是我试着从他的生平、历史、语言去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