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善金融司法规则方面,近年来,人民法院先后制定11部金融司法解释,出台16个规范性文件。同时,依法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以“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为衡量基准,依法保护金融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以“疑义不利解释”和“合理期待”的原则为衡量基准,依法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在金融纠纷的...
仲裁机构或法院将依法对争议进行裁决,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法规 综上所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需要从确保基本权利和提供有效维权途径两个方面入手。金融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责任;同时,金融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考法规 《中华人民共...
【温馨提示】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享有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的权利。《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规定,银行保险机构通过电话呼叫、信息群发、网络推送等方式向消费者发送营销信息的,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拒收或者退订选择,消费者拒收或者退订的,不得以同样方式再次发送...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关千家万户,不仅是保障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手段,还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稳定的关键。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过程中,应重点围绕以下八大核心权益:一是财产安全。金融机构的首要责任是确保消费者的资金安全。不同的金融产品风险各异,金融机构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合适的产品,避免因为高风险...
金融监管机构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比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定期对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合规经营。同时,金融监管机构还建立了投诉处理机制,受理金融消费者的...
为维护公平公正的金融市场环境,切实保护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并发布了《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应充分尊重并自觉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财产安全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
导读: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包括财产安全权和知情权。前者指金融机构需依法保护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享受服务时的财产安全;后者指金融机构应以明确、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提供可能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信息,并揭示潜在风险,禁止发布欺诈性信息或虚假宣传。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已经2020年9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第6次行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行长:易纲 2020年9月15日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今年的活动口号是“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意识,中国人保寿险围绕《关于开展2024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的通知》(金办便函〔2024〕189号)中重点提及的金融服务政策进行了梳理,这些金融服务政策构建起更加健全的消保法律保障体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