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俎豆之事 繁体俎豆之事 拼音zǔ dòu zhī shì 注音 俎豆之事的意思 俎豆之事含义解释 谓礼仪之事也。《论语·衞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疏:「对曰:『俎豆行礼之事,则尝闻之。』。」 俎豆之事拓展查询 zu开头的词语 zudouzhishi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陈即“阵”之假借,此言行军打仗布阵之法。 (2)“俎豆之事”指祭祀礼仪之事。 1、下面各项是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文】卫灵公问陈(zhèn)②于孔子,孔子对曰:“俎(zǔ)豆③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④行。 ①卫灵公:姬姓,名元。是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孔子被迫周游列国,多数时间居于卫国,正当卫灵公执政时期;②陈:后作“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③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俎是放...
第二天便离开卫国。 ⑴陈——就是今天的“阵”字。⑵俎豆之事——俎和豆都是古代盛肉食的器皿,行礼时用它,因之藉以表示礼仪之事。这种用法和泰伯篇第八的“笾豆之事”相同。 分析总结。 俎豆之事俎和豆都是古代盛肉食的器皿行礼时用它因之藉以表示礼仪之事...
俎豆之事 拼音zǔ dòu zhī shì 汉字俎 豆 之 事 词语解释 谓礼仪之事也。《论语·衞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疏:「对曰:『俎豆行礼之事,则尝闻之。』。」 第1个字【俎】的组词 sān zǔ三俎 wǔ zǔ五俎 wǔ zá zǔ五杂俎 rén wéi dāo zǔ,wǒ wéi yú ròu人为刀俎,我为...
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①,孔子对曰:“俎豆之事②,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①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②俎豆: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此处译为礼仪之事。 【翻译】 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论语·卫灵公》译文: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俎豆之事则尝闻”出自宋代晁补之的《送张缗子望太常簿》。“俎豆之事则尝闻”全诗 《送张缗子望太常簿》宋代 晁补之 张侯于我丈人行,十年江湖心乡往。平生独立白雪曲,少时妙誉青云上。胡为四十尚飘蓬,逢衣骑马邺城中。将军宝帐簪履肃,开府画筵箫鼓雄。况复儒宫饱闲暇,堂有丛书竹萧洒。...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①,孔子对曰:“俎豆之事②,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①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②俎豆: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此处译为礼仪之事。 【翻译】 卫灵公向孔...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请教排兵布阵。 孔子答道: “礼仪方面的事务,我曾经听说_些;军事上的事务,我从来没有学过。 第二天便离开了卫国。陈(音阵).同“阵”,战阵。俎(音祖)豆:古代的祭器,此处指祭祀之礼。 【见解】 语曰:“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