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边塞诗,其写作背景如下: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天,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西部大败吐蕃军。唐玄宗命时年36岁的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前往边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然而,这次出使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在出使途中,王维有感而发,创作了...
这首诗作于王维赴河西节度使幕府途中的春天。 王维此次出使的背景是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后,唐玄宗为了安抚边疆并察访军情,命令王维出使凉州。王维在出使途中创作了《使至塞上》,这首诗不仅记述了出使塞上的旅程,还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孤寂情绪。 2《使至...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王维出使边塞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边塞的壮丽风光和诗人的孤寂情感。全诗原文为:“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深度解析 《使至塞上》的创作背...
- 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将士,实则被排挤出朝廷。此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内容赏析-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点明诗人轻车简从前往边塞慰问的事由,“单车”显示出形单影只的孤寂...
很多同学都学过《使至塞上》这首诗,但很多人都不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
《使至塞上》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监察御史周子谅因弹劾牛仙客失败被廷杖,后在被流放的途中死于蓝田。周子谅是当初张九龄做宰相时推荐的官员,张九龄受到牵连被贬荆州长史,这让奸相李林甫心中大快。在此之前,张九龄罢相之时王维就心生隐退之意。王维作为张九龄提拔的后辈,张九龄对他关爱有加,劝告王维...
App 今日国学分享 初中必备古诗词鉴赏 《饮酒·其五》 古诗词解析+创作背景……#国学 #古诗词鉴赏 #唐诗 3895 7 00:33 App Ai还原历史人物 | 四大诗人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346 0 00:41 App 代入感太强,古诗一下子就会背了
创作背景 公元 736 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 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公元 737 年(开元二十五年)春,河 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 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 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使至...
【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天,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战场上大破吐蕃军。诗人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唐玄宗之命出使凉州。名义上是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出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在朝中失势,被排挤出朝廷,本诗即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官场失意,心情自然不佳,西北边塞一直都是苦寒之地,诗人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