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说:人有二十种难以做到的事:贫穷的人要想布施是很难的,自己尊贵而富有的人要想学佛修道是很难的,要下决心结束生命是很难的,要想看到佛经是很难的,想生在佛在世的世界里是很难的,要想忍得色和贪欲的诱惑是很难的,遇到好的东西不贪求是...
佛回答说:如像有一支火炬,成百上千的人拿上火把来分取火种,也点燃火炬,用这火煮饭照明,但是原来的火还是存在的,并不因他人取火而消失,布施所得的福报也是这样的。 第十一章(节选) 释迦牟尼佛说:施舍饭给一百个恶人,不如施饭给一个善人;施饭给一千个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修持五戒的人……施饭给一千亿个...
选自《四十二章经》【经文解释】天下有二十个难处:贫寒穷苦之人,让他布施很难;豪强富贵之人,发心学道很难;想要掌控生命,舍命自杀很难;得见佛经很难;出生在佛世难;忍住美色诱惑,离开欲望很难;看见美好之物,不去求取很难;拥有广大势力,不愿利用很难;被人侮辱之后,不会嗔怒很难;遇到任何事情,不会起心...
《佛说四十二章经》原文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
本来,佛住世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经本的流布;佛圆寂以后,经过他的弟子们把所讲的佛法结集起来,才有经典的流通。 一切的经典,都可以分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这是中国东晋时代的道安法师所分判的。 道安法师把每一部佛经分判为三分,后人都认为他有特殊的见解,因而称誉他:「弥天高判,千古同...
这是本经的第一章,说明沙门证阿罗汉果的程序,从这一章开始,以及后面所讲的到第四十二章,都是属于正宗分,即是本经所讲的主题。 「佛言」,是文言文,由于本经是在汉代翻译的,跟现代的白话不太一样,以现代翻译的话,应该是「佛说」,「言」,就是说的意思,佛说或者佛云,等于儒家《论语》一开始,「子曰:学而时...
本章讲施饭转胜,是以「敬田」的立场,而作布施。 「佛言」,就是佛说。释迦牟尼佛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有两种解释:一个作为名词解,好象我们每天三餐所吃的「饭」,是个名词。另一个作为动词来解释,饭是以饮食去供养人家,是个动词。恶人与善人,在第四章佛曾经告诉我们,「以十事为善,亦以十...
听佛经 增福慧《佛说四十二章经》《乾隆大藏经》第55册,第0674部后汉迦叶摩腾 竺法兰同译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
【释】第四十章说明人修道是在心上,不在形式上。心不在道上,仅注重外表的工作,就和推磨的牛一样,推来推去,天天推也走不出磨坊。 “佛言”:佛说。“沙门行道”:比丘修行无上道。“无如磨牛”:不要像推磨的牛一样,在磨坊里磨来磨去,磨去磨来,都是在磨坊里头,走不出磨坊。“身虽行道,心道不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