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荼毗后所得舍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遗骨舍利,如佛牙、佛指、佛顶骨等;另一类是珠状舍利子,其中又有骨舍利、肉舍利、发舍利之分。而前类稀有,后类居多。舍利是佛教圣物,《大智度论》说:“供养佛舍利,乃至芥子许,其福报无边。”佛顶骨,本指佛顶肉髻,“顶骨涌起,自然...
佛舍利,是佛教中的圣物,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意义。从字面意义上来讲,“舍利”为梵语的译音,意为“身骨”、“灵骨”,通常指佛陀或高僧火化后的遗骨。相传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留下了头顶骨、肩胛骨、牙齿、中指指骨等多处舍利,这些舍利被佛教徒视为至宝,建塔供奉。 具体来说,佛舍利有多种形态,不仅有常见的珠状物舍...
佛顶骨舍利指的是释迦牟尼的头顶骨。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弟子们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骨和若干颗真身舍利子。南京的佛顶骨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枚。2010年6月12日,南京大报恩寺阿育王塔中的佛顶真骨千年后重现人间,此后5年一直供奉在栖霞寺舍利塔。2015年10月...
舍利子,梵语śarīra,一译“设利罗”“室利罗”,意为骨身或遗骨。相传为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泛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教认为,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释迦牟尼佛舍利渊源:关于释迦牟尼佛舍利,《...
舍利子是指佛教中的一种特殊遗物,也称为佛舍利、舍利珠。它是指佛陀圆寂后,遗留下的身体遗物,如骨灰、牙齿、头发等,被认为具有神圣的力量和意义。舍利子被视为佛陀的化身,象征着智慧、慈悲和解脱,被供奉和崇敬。在佛教寺庙和信仰者中,舍利子常被放置在佛龛或佛塔内供奉,作为朝拜和礼敬的对象。舍利子也被...
舍利子,又称为“佛舍利”、“佛牙舍利”、“佛身舍利”,是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圆寂后火化所留下的遗骨或结晶体。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在涅槃前曾嘱咐弟子分其遗骨,供奉于世界各地,从而产生了供奉佛舍利的传统。在佛教中,舍利子被视为珍贵的佛教艺术品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宗教价值和崇高地位。这些舍利子...
舍利子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在佛教中,高僧圆寂之后,所留下头发、骨骼、牙齿等等均称为舍利,而其中舍利子则为那些高僧火化之后留下的坚固物质,因为被认为是大德炼化之物,所以更被佛家视若珍宝。 舍利子有很多的颜色和形状,如黑、白、红、绿等各色均有,而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更神奇的,也会像钻石...
舍利是佛教中一种特殊的遗物,源自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据传,在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们在火化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这些遗留物被视为圣物,受到信众的供奉。舍利子在印度语中被称为...
佛舍利是指佛陀火化后的遗物,其骨舍利,其色白;发舍利,其色黑;肉舍利,其色赤。《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及“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因为象徵著“遗教不灭”,并具有灵验性,佛陀舍利就成为佛门传世的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