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佛教的第一次大分裂,始于佛灭后百年毗舍离的“十事非法”之争。但其实,分裂的种子,早在佛陀涅槃后的一个月,就已经悄然埋下。在佛陀荼毗后的七叶窟内,一场鲜为人知的集结正在进行。佛陀入灭,如同日月失辉,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悲恸之中。失去导师的僧众们彷徨无措,教义的传承、戒律的解释,...
《金刚经》中,佛陀告诫须菩提,不可妄言。在如来灭后,经过五个五百年,会有信佛法者持戒修福,深信经中的章句,视之为真理。这五个五百年,即如来灭后的第五个五百年,是信佛法的关键时期。第一个五百年,解脱之果得以稳固。其中,龙树菩萨与优波鞠尊者等大德,广度众生,依如来教诲,证得解脱之境。第二个...
据释迦摩尼佛所述,佛法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和末法时期。在释迦摩尼入灭后,佛法的传承经历了五百年正法时期,随后是一千年像法时期,再之后的一万年便是末法时期。随着修行证悟者的逐渐减少,佛教逐渐进入了末法时代。这种“正法、像法、末法”的三时观,是佛教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时代观念。以此...
预言一:正法、像法、末法 佛陀预言,在他涅槃后,正法将会住世一千年,像法将会住世一千年,末法将会住世一万年。正法时期,是指佛陀住世之时,以及佛陀涅槃后的一千年内,这段时间,佛法兴盛,修行者容易证悟。像法时期,是指正法时期之后的一千年,这段时间,佛法开始衰落,修行者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证悟。末法...
1. 释迦牟尼佛在涅槃前,专门讲解《大般涅槃经》以解答有关问题。其中提到,心即佛,佛即心。十方诸佛与所有众生的心,普遍存在于整个虚空。既然如此,佛如何会有来去之分?2. 佛心本自如如不动,无来无去,无生无死。因此,佛陀入灭后,神识的去向问题,只是凡夫以狭隘的思想来界定佛,无法真正...
161经义:在《法华经》中,有这样一段经文:“又复如来灭后,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斯人则为顶戴如来。”这段话的意思是,在佛陀灭度之后,如果有人听到《法华经》的内容,不毁谤、不怀疑、不指责,反而生起随喜之心,那么这个人就已经达到了深信解的境界。这样的人,在...
龙树菩萨在佛灭后七百年出生,曾教授国王长生之术,被王子怨恨 龙树菩萨在佛灭后七百年,出世于南天竺,生于阿周陀那树下,故名阿周陀那,又因龙成道,所以称为龙树。龙树是婆罗门种姓的子弟,自幼接受过非常严格的婆罗门僧侣教育,他天资聪颖、博学多闻,对婆罗门的教义相当熟悉。而且,龙树多才多艺,对于绘画...
“正法灭尽时,未来的解答将在你们手中。”这一刻,阿难意识到,佛陀将这些预言分散,正是为了激发后人不断地思考、探索,最终找到通向智慧的钥匙。此时的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佛陀的预言,不仅仅是对未来的预见,更是对后世修行者的一种深远的启示。那么,这些预言究竟暗示了什么?为什么它们没有一次性地显现,...
据传,佛陀入灭后,其遗体被送往克什玛连达。然而,在路途中,来自各地的信徒们纷纷前来朝拜并要求能够留下佛陀的遗骨,以供他们膜拜。为了避免争端,遗骨被分成八份,分赴八个地方安葬。然而,这并没有平息信徒们的欲望,他们仍然向佛陀虔诚祈祷,希望见到佛陀的再次降临。 据称,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佛陀的复活事件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