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7月,何叔衡受中共中央指派,与徐特立等人一起经哈尔滨去莫斯科,出席在那里召开的中共六大,然后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此时,何叔衡已经52岁,精力和记忆力都无法和青年人比,可他学习十分刻苦,有时为熟记一个俄文单词,要读写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大家称赞他是“学习上永不疲倦的人”。1930年7月,何叔衡回到...
何叔衡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沙田乡长冲村杓子冲,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何叔衡故居座东朝西,粉墙黛瓦,土砖院落,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平面呈倒“凹”字形布局,面阔三间,一进两间,共有正房、左右厢房等大小房屋23间。何叔衡故居见证了何叔衡与毛泽东、谢觉哉等无产阶级革命...
在苏区的反腐败斗争中,何叔衡坚持实事求是,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经常到苏区各地调研。他认为:“政权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被监督。不等群众上访,就先下访。”调研时,何叔衡会随身携带“三件宝”——布袋子、记事本和手电筒,方便记录和走夜路。1932年,有人举报瑞金县委组织部长陈景魁滥用职权,向群众摊派索要...
何叔衡 正是本着这种敢于较真碰硬的精神,何叔衡先后查处了苏区的很多大案要案,沉重地打击了党内的贪污腐败现象。打响苏区反腐第一枪 一天,瑞金县苏维埃政府裁判部在控告箱里收到一封群众的检举信,检举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入党的瑞金县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有严重的贪污犯罪行为,信中说:谢步升把打土豪所...
编者按:2023年2月24日,是中共一大代表、宁乡籍革命烈士何叔衡牺牲88周年忌日。特刊发《沩宁何氏历修族谱文献集》中的《何叔衡烈士传》作为纪念。《何叔衡大事年表》附后。此身合是忘家客 ——纪念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烈士壮烈牺牲88周年 ● 何兴文 何凤岐 何叔衡,字玉衡,学名瞻岵,行五,谱名启璿(麟房)。清...
1913年,何叔衡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时年37岁,成为学校中年龄最大的学生。尽管年龄大,却阻挡不了何叔衡一颗炽热的求学之心,除了用功学习之外,何叔衡还广泛交友,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毛主席,两人很快就成为忘年交,毛主席叫他“何胡子”、“叔翁”,何叔衡则叫他“润之老弟”。在毛主席、蔡和森、...
1921年7月,包括何叔衡在内的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中国进步青年,代表全国58名党员出席党的一大,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2月24日,何叔衡在转移途中,在今长汀县濯田镇梅迳村遇敌围堵,奋身跳崖、壮烈牺牲,践行了自己“为苏维埃流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1930年7月从苏联学习回国后,何叔衡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在得知女婿夏尺冰被捕牺牲的消息后,他对女儿说:“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不应死在病床上,他一定要死在大马路上。”教育和安慰女儿化悲痛为力量,坚持做好党的工作。 1931年11月,何叔衡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为...
1930年,何叔衡回国到上海,次年11月,又奉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作为苏区“首席大法官”,何叔衡为自己随身准备了“三件宝”——布袋子、记事本和手电筒,以备不时之需。在审判工作中,他顶住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