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2月24日,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何叔衡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何叔衡的一生,是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全部的一生。“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这句诗是何叔衡的知己、诗人萧三称誉何叔衡所作,也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何叔衡 1928年6月,何叔衡去莫斯...
1935年初,中央苏区陷落,组织上派便衣队护送何叔衡向闽西突围,不幸于2月14日在途中壮烈牺牲,享年59岁。临死前,何叔衡对同志们发出最后的誓言:“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诗人萧三如此评价何叔衡一生的光辉事迹。何叔衡故居 在湖南省宁乡市沙田乡,何叔衡故居背附青山...
何叔衡(1876——1935),湖南宁乡人,中共一大、六大代表,湖南党组织创建者之一。 讲述人:方良 顾村镇办公室一级科员 有这样一位革命先烈,他是最年长的中共一大代表,是苏维埃红色政权最早的“大法官”,也是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壮烈牺牲的一位。他,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何叔衡。 何叔衡1...
毛泽东尊重何叔衡,对他满腔热枕、忧国忧民的精神非常赞赏。他常说:“何胡子是一头牛”“何胡子是一堆感情”。 何叔衡在学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了最好的朋友。1917年7月,毛泽东和萧子昇游学湖南,考察农村时路过沙田,在何叔衡家住过三日。白天在混砖...
何叔衡,1876年生,湖南宁乡人。1914年,何叔衡与毛泽东相识于长沙,二人志同道合,成为挚友。1918年4月,何叔衡与毛泽东、蔡 和森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任中 共湘区委员会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在上海为党...
1927年马日事变后,何叔衡前往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坚持秘密斗争。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9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当时,何叔衡已年逾五旬,但为了研究革命理论,十分刻苦努力,最终学通了俄语。1930年7月从苏联学习回国后,何叔衡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
然而,在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选择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继续坚持游击战争。不幸的是,1935年2月24日,他在从江西转移至福建的途中,于长汀突围战斗中英勇牺牲,享年59岁。何叔衡,这位被誉为“叔翁办事,可当大局”的革命家,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
19世纪70年代,何叔衡出生在湖南。他的父亲以种田为生,但是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受到当时封建思想的影响,他觉得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当官,所以他一定要何叔衡参加科举考试。小的时候他就一边干农活一边认真地读书,直到26岁的时候他考上了清政府的秀才。本来他被安排到县衙当一个小官,但他并不想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