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以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所以,柳是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隋代一首送别诗非常具有代表性:送别诗 隋 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
青门柳唐•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注释】青门:古长安东霸城门,俗称青门,青门外有桥名霸桥,汉人送行至此,折柳赠别。后因以“青门柳”为赠别送行的典故。(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此诗写作角度出新,诗人自己并没有参与...
答案:(1)本诗用了“水”“杨柳”“马”“春风”等意象,主要表达了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2)拟人;春风最爱惜杨柳,殷勤地把它放在手中吹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拂柳的情境,暗含惜别之情.比喻:诗人用折下的柳枝自喻,并且将送行者比作春风
尤其是在唐代诗歌文化中,以别离为题材的作品更是经常用“柳”作为借物咏志的意象。 由于“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亲友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但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谐音的关系就可以让柳树成为唐代送别诗中最受欢迎的咏颂对象,未免太过片面。实际上柳树已经超出它本身具有的自然属性而被人没...
送沈子福归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注】①罟(gǔ)师:渔人,此指船夫。②临圻(qí):地名,在今山东。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本诗为七言律诗。B.古时候交通不便,通信不畅,亲友相...
A.有误,《送沈子归江东》以杨柳起兴,关合送别情事;又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随形,无处不到;“直接与朋友相别”理解有误。B.有误,李白诗中的“杨柳”渲染送别的伤感气氛;王维的“杨柳”关合送别情事。所以“表达的都是对朋友的挽留、依恋之情”理解有误。C.有误,“次句便直叙...
是高适另一首送别诗《别董大》中的名句,说说此句与《夜别韦司士》的尾联表达了哪些相似的感情。答案(1)B.“三个诉诸听觉的意象”错,“残月”是视觉意象,“夜钟”“残月”“雁归声”是视听结合。故选B。(2)本诗尾联“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希望韦司士不要因他乡的这...
青门柳唐•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注释】青门:古长安东霸城门,俗称青门,青门外有桥名霸桥,汉人送行至此,折柳赠别。后因以“青门柳”为赠别送行的典故。(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A.此诗写作角度出新,诗人自己并没有参...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