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寿者”则是对时间、生命的执着进行超越,认识到生命无常,寿命有限,不应过分执着于生死轮回。 在这种无执无我的心态下,“修一切善法”则是指以一种无分别、无执着的态度去行善积德,利益众生。 对比讲解:与世俗的“为我而修”、“为名利而修”的心态相比,这种“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的境界更...
那么相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还有没有呢?相还是有,只是没有一个实体的体性。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要突破空与有、性与相、有与无这样的一些基本观念,这需要很长时间的修行、验证。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了一切事物都是有条件的存在,没有一个无条件存在的事物,那么,我们对佛教所说的我执...
1.是法平等 【原文】“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解释】 前面如来讲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 佛陀又说道:“其次,须菩提!所有人所证得的...
佛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即是诸法空相,即是实相,即是本有性德,涅盘佛性,而本有性德,必借修一切善法之修德而后显现成就。若修德无功,则性德亦不能显现。是故念佛必借持戒而行一生成就,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有因无缘,则不能结果,诸法因缘...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五)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六)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 信心清净, 即生实相。 金刚经 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由于篇幅适中,得到广泛传播...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 无寿者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从佛法角度来看,“四无”体现了缘起性空的原理。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因此,我们不应执着于“我”、“人”、“众生”这些表象,而应洞察其空性。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 刚 经—— 只要众生不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妄想分别,去修一切善法。 那么,就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 û收藏 转发 2 ñ2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健康养生小课堂 发布时间:51秒前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1请问.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能不能给我段这句话的白话文.我会细细领悟的. 2 请问.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 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能不能给我段...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放下执著的同时坚持不懈地行持善法,是觉悟正道。 û收藏 1 评论 ñ32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星座命理博主 头条文章作者 查看更多 a 107关注 170.1万粉丝 39250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