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的内乱,极大地削弱了此时,仇池国的局势已危如累卵,前秦大军已几乎统一北方,只剩仇池等少数国家,苦苦支撑,杨篡是个酒色昏庸之徒,他不顾众臣劝说,与前秦断绝关系,停止向前秦称臣纳贡,他的叔父杨统起兵叛乱,双方混战,进一步削弱仇池抵抗前秦的力量。前秦建元七年(371年),秦宣昭帝苻坚任西县侯苻雅为主帅,以杨安...
本文通过民族通婚,阐述了氐民族融合的过程,从民族融合的角度,谈讨仇池国氐族灭亡的历史规律。《史海钩沉》之仇池风云系列通过13期的论述,从各个视角对仇池进行了论述、介绍,使广大读者微窥仇池国历史的一点面目,编者非常欣慰,也对考证述写仇池文章的前辈心存...
仇池国为杨姓氐族建立的地方割据王国,因其以今甘肃省西和县之仇池山为中心而得名。仇池国分前仇池国和后仇池国。据《魏书·氐传》、《北史·氐传》记载:“汉建安中(196-219),氐人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腾勇健多谋略,始徙居仇池……”西晋元康六年(296年),氐酋杨茂搜建立仇池国,...
不论是对于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还是刘裕建立的刘宋而言,氐人建立的仇池国都是异族政权。他们如果强行统治,成本太高。而且,短时间内也很难服众。所以,只有相同民族的苻坚可以轻而易举的毁灭前仇池国。而刘裕是因为忍无可忍,所以才出手的。2. 自顾无暇,不愿兴兵 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这些国家统称...
在华夏历史的漫长卷轴中,有一个神秘的国度,它偏居秦岭深处,如一颗隐匿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便是仇池国。它虽未如秦汉唐宋般在历史长河中掀起惊涛骇浪,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存续了 285 年之久 ,宛如一个神秘的历史谜团,吸引着后人不断探寻。仇池国由氐族杨氏建立,其政治中心位于甘肃省陇南仇池山,故而...
【仇池在今甘肃东南部西和县境内,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杨氏先后建立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因其立国之时以甘肃陇南仇池山为发祥地,由此得名。氐者,西夷别种,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汉武帝置武都郡,东汉建安末年,有部落大帅杨腾,勇健多计略,徙居仇池,相传至杨飞龙,...
仇池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杨氏建立的政权名称,因其立国之时政治中心在仇池山而得名。【仇池国】仇池国,要不是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的人,可能都很少听说。五胡十六国,是对西晋之后、北魏之前,胡人在北方建立的政权的统称。可一般我们说的十六国,并不包括这个仇池国。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杨茂搜率...
仇池国在今天的陇南市,是氐族杨氏在今天的陇南、陕南、川北 交界处的以氐族为主体的地方性割据政权。
在杨盛时掌权仇池杨氏之际,其麾下子民之民族构成渐趋繁复多样,亟需一套能灵活应对此复杂局面的制度,以化解随之而来的种种挑战。在此背景下,护军制犹如一把万能钥匙,恰好契合了时代的需求。提及仇池国这片广袤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氐羌等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然而,历朝历代战争移民的潮涌而至,仿佛一场场民族...
仇池国古城遗址位于甘肃省西和县西汉水和洛峪河交汇处的仇池山上,仇池国所在的核心区域就在这一带。仇池山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山顶上面平坦,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四周悬崖绝壁、险要无比,西汉水由西北绕山脚南下,洛峪河从东南沿山麓西来汇入西汉水,二水相汇于山下,形成三面环水,一面衔山的天险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