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杨氏政权纵横魏晋南北朝数百年,几乎与魏晋南北朝相始终,但其国力弱小,人口不多,甚至都未被列入“五胡十六国”,对于魏晋南北朝大的历史局势基本没什么影响,事实上,笔者认为,与其说是王国或割据政权,仇池更类似于明清时代的“土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仇池虽小,但巧妙地利用南北政权之间的矛盾,利用自己所在的便利...
仇池 [ chóu chí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chóu chí ] 山名。在甘肃省成县西。山有东西两门,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相关字词焚牧 仇疾 仇匹 仇虏 出牧 舆牧 仇首 仇耻 邦牧 养牧 仇家 谦牧 ...
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仇池国应该指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五个政权。阴平国一直延续到580年,这个胡族政权生命力之顽强,让人叹服。 后仇池国地图 【前、后仇池国历史】 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杨茂搜率部落四千家迁到仇池,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氐族部众拥戴称王,始建前仇池国,称仇池公,...
仇池是东汉建安年间氐人杨腾率领部众迁入的定居地,他的后人在晋朝及南北朝时期在那里建立了氐族政权。 快速导航 历史 杨氏家族本来是略阳清水氐人,在秦、汉时期一直定居陇右。东汉建安年间,杨腾率领部众迁到仇池。三国时曾联合凉州马超、韩遂、杨秋和占据今甘肃一带的氐王阿贵汇合共同反抗曹操。后因战败率少数将领...
【译文】杨茂搜占据了仇池,也称为秦(史称前仇池)。《史略》记载:汉建安年间(196年-220年),天水的氐族人杨腾一直居住在陇右,他的儿子杨驹迁居到仇池,孙子杨千万归附曹魏(220年-265年),曹魏封他为百顷王。杨千万的孙子杨飞龙又回到略阳,杨飞龙把他的外甥令狐茂搜收作自己的养子。晋朝元康六年(296...
到魏晋乱世,当地的氐人酋豪杨氏趁机统率氐人、羌人和汉人等,建立了仇池杨氏政权,并先后经过了前仇池、后仇池、武都、武兴、阴平等五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仇池杨氏政权的统治区域与军事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甚至在陕南境内建立了武都和武兴政权,氐人的活动亦曾一度深入到包括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在内的陕南中心...
仇池国指西晋至南北朝时期氐人杨氏所建立的政权,因其据仇池山立国,故史称“仇池国”。 仇池国自西晋元康六年(296年)由略阳清水氐族豪帅杨茂搜据仇池山建立仇池政权,传至太建十二年(580年)灭亡,其间几经兴亡,延续二百八十余年。 学者按仇池政权兴亡与政治中心的迁移,将其划分为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
第一段是前仇池国(公元296年- 371年),前仇池国始祖起源很早,汉末,天下大乱,原属于汉中的杨腾率领部族迁居仇池,在东汉末建安时期就完全占据这块地方,协同杨秋、马超和韩遂对抗曹操。后来马超韩遂不敌曹操,杨腾受了池鱼之殃,也被曹操部将大败,不得已帅残部投奔刘备。但是大部分族人都留了下来投降了曹魏,...
大美仇池 来源:席永前 仇池山位于西和县城南50公里处,地处大桥镇东北部,海拔1793米,相对高度791米,西汉水由西北绕山脚南下,洛峪河从东南沿山麓西来汇入西汉水,二水汇流山下,形成三面环水,一面衔山的天险胜地。这里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神话传说中刑天葬首的地方,氐人的发祥地,仇池国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