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境况豆瓣评分:9.1 简介:这部极具原创性的著作,通过对劳动、工作和行动;权力、暴力和体力;地球和世界,以及财产和财富等诸概念的区分,强调了人在面临现代社会高度科技化、自动化和经济现代化情境下,仍然具有的“复数性”和开端启新的行
《人的境况》是202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汉娜·阿伦特。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永远应时的政治哲学理论经典之作。在本书中,阿伦特从我们最崭新的经验和最切近的恐惧出发,重新考虑人的条件,围绕着“我们正在做什么”这一中心主题,阿伦特系统地讨论了劳动、工作和行动。她理解的人的“条件”,既不是...
一、人的境况 1. 积极生活与人的境况 我打算用积极生活这个词,来表示三种根本性的人类活动:劳动(labo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它们之所是根本性的,是因为它们每一个都相应于人在地球上被给定的生活的一种基本境况(thebasiccondition)。 劳动 劳动是与人身体的生物过程相应的活动,身体自发的生长、新陈代谢...
▍人的境况:劳动、工作、行动 #1 Labour (劳动) “劳动是与人身体的生物过程相应的活动,身体自发的生长、新陈代谢和最终的衰亡, 都要依靠劳动产出和输入生命过程的生存必需品。劳动的人之境况是生命本身。”Labouris the activity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biological process of the human body, whose spontaneous...
面对这样的缺失,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给出了回应,即抛开宏大的历史、社会的问题,从人在世界上活动的分析开始,来去看人的生存可能。而这本书可能是阿伦特所有的著作中,理论体系最为明显的一本,也是她在政治领域加入哲学思考的一次探索。下面,就针对《人的境况》中的主要内容,从三个方面——三种活动、两...
在《人的境况》中,阿伦特力图表明“积极生活”的三种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分是基于人的条件而做出的,她理解的人的“条件”,既不是所谓人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康德意义上规定人类经验方式的超验条件,而是人在地球上被给定的那些生存条件:劳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维生,工作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建造一个人造物的...
人的境况 The Human Condition 作者: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 译者:陈荣钢来源:同名著作(1958)第一章“积极生活”与人的境况我用“积极生活”(Vita Activa)指代人类的三种基本活动——劳动(labo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这三种活动之所以基本,是因为每一种活动都与我们作为地球生物的基本生存...
论述人的境况,除了人的活动之外,实际上还隐含了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那就是作为人类活动背景的环境,或者用更一般的词来说,那就是一个世界。 无论人是劳动、工作还是行动,其都是在一个共同的世界里。而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人,而不再仅仅是那种自然的造物,因为人造物以及人的行动的存在,世界变成了一种更广阔意...
《人的境况》是2009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汉娜·阿伦特。这本曾被欢呼为“参与式民主的教科书”,将批判的目光投向我们当前认为理所当然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时隔50年,这本书的原创性仍然像当时一样令人瞩目,并能激发起新的思想和讨论。内容简介 这部极具原创性的著作,通过对劳动、工作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