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关于内蒙古与外蒙古,究竟谁才是蒙古正统,始终存在争论,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悄然开始了“正统之争”。 蒙古国认为自己是全球唯一蒙古人为主体的国家,诸如蒙古语、蒙古长袍都有着国语、国服的称号。 ▲蒙古国传统服饰 但经济、人口规模、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内蒙古看似又更胜一筹。 双方在争夺“蒙古正统”的问题上...
按照这新的理论,南宋尽管在一个角落求安,可它承接的是北宋的正统位子,也传承了华夏文明,朱熹还把儒家的道统理念放了进去,用道统在宋这个说法,去证实南宋的华夏正统地位。在历史问题上,这种理论有个典型表现,那就是南宋的好多学者都力挺蜀汉是正统,而贬低排斥曹魏。同时呢,为了跟金朝争正统,面对女真人建立...
他赵构是宋人的皇帝,宋朝才是正统,如果他要是承认金人是正统,他这个皇帝也绝对当不下去,所以虽然他后来和金人议和,但是也绝对不会发生在现在。 即使赵构在位的时候最后主持了绍兴和议,其中就是向金朝称臣,但是这也是形式上的,赵构也不可能真的承认金朝为正统,这是原则性问题。 不仅赵构如此,相信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争正统者人数众多。前赵、成汉、后赵、前秦、后秦、后凉、夏、北魏和五燕政权等十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均参与了正统之争,占据十六国政权的大多数。而他们的正统观并非先秦魏晋时期正统观的简单复制,而是既有传...
后来,这本书流传到了辽国,引起辽人极大不满,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有正统的宝物,这就是传国玉玺。其实,真正的传国玉玺在后唐灭亡时,已经下落不明了。后来,辽国进军中原,灭掉了后晋政权,得到了石敬瑭重新铸造的传国玉玺。据此,辽国皇帝认为自己才是正统。辽圣宗还特意写了一首《传国玺诗》,“一时制...
走进陕西宝鸡,我们会在宝鸡市南郊的长阳山上发现一座炎帝陵,会在市中心看到一座炎帝祠,由于《国语·晋语》中详细记载过炎帝是在姜水活动的,而姜水则在宝鸡境内,所以宝鸡炎帝部落发源地的正统地位几乎是无人质疑的。传说在黄帝时代,宝鸡地区的百姓就已经开始了对炎帝的祭祀了,秦始皇开创以朝天明名义祭祀炎帝皇帝的...
咱走进陕西宝鸡,到宝鸡市南郊的长阳山那儿,能瞅见一座炎帝陵。再往市中心去,还能看到一座炎帝祠。《国语·晋语》里写得挺明白,炎帝是在姜水搞活动的,而这姜水就在宝鸡境内呢。就因为这个,宝鸡作为炎帝部落发源地的正统地位,那基本上没人会去怀疑。据说在黄帝那时候,宝鸡这儿的老百姓就已经在祭祀炎帝了。后来...
第一种说法:主流史学家认为三国正统是魏国 三国时期最权威的史书是《三国志》,这本书的作者是陈寿,是曹魏为正统的。陈寿原本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官员,是大名鼎鼎的谯周的徒弟,但是他因为不愿讨好宦官黄皓,不得志,多次遭受贬谪。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张华举荐陈寿为官,但是陈寿的为官之路依旧艰难,命运多舛,他...
一、史学家认为曹魏是正统 要考证三国时期的历史,最重要的一本参考史书就是陈寿在西晋时期撰写的《三国志》,而对于曹魏和蜀汉到底谁才是正统,陈寿在书中其实已经给出了他的结论——那就是曹魏是正统。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开始,我国历史上史官在创作史书的时候,对于不同身份的人进行记录就有了明确的标准,...
那金朝就不是正统了,南宋才是正统。辽朝 辽朝在前期是没有华夏正统意识的,它就没想过要当时的中原王朝争正统,你们想说自己是正统你就说嘛,我不在乎,也不需要。当时辽朝不仅没有正统意识,也没有“中国”意识,它一直以“蕃”自居,自外于 “中国”。然而自从得到了原属汉地的燕云十六州、汉化逐渐加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