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俗登高饮菊花酒。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⑵翠微:这里代指山。⑶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期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杜牧〔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霑同:沾)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
九日齐山登高 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字词解释: 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俗登高...
《九日齐山登高》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这是一首登山抒怀诗。唐会昌五年,仕途失意的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为安抚友人的失意情绪,诗人与之在重阳日携酒共登齐山并作此诗。诗中通过...
九日齐山登高①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衔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需独霑衣②。【注】①这首诗是唐武宗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霑同:沾) 节日,重阳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将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短暂结合起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总的来说,杜牧的这首《九日齐山登高》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意境的诗歌。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背景。即便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九日齐山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描绘重阳节登高赏景的诗篇。此诗情感浓郁,寓意深远,通过描述登高赏菊的情景,传达出作者超脱红尘纷扰、笑傲人生的旷达胸怀。首联以“江涵秋影雁初飞”开篇,营造出一种苍茫、寥廓的深秋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情感基调。颔联则表达了作者和友人共同畅游、共享美景的喜悦心情,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