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下片抒写作者的豪情壮志,他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山河。最后“直下看山河”,又从天上写到人间,传说中月亮里那棵高大的桂树挡住了许多月光。为了使月光更清楚地照亮祖国大地,作者在最后两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写道,听人说:砍去那些摇晃(婆娑)的桂树枝叶,月亮便会更加光明。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赏析】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1174年(宋孝宗淳熙...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太常引》,其字面意思是: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以下是对这句诗的详细解析: 寓意深远:“乘风”寓意着借助外力或内心的激情与勇气,突破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与理想;“长空直下”则形象地展现了飞翔的高度与速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广阔视...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释】 ⑴太常引:词牌名。 ⑵吕叔潜:名大虬,生平事迹不详,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 ⑶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颜师古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苏轼《洞仙歌》词:“金波淡,...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秋皓月洒下万里金波,好似那刚磨亮的铜镜飞上了夜空。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渐渐增多,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树影摇曳的桂树,因为人们都说,这将...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译文】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怎么办呢?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反馈 收藏
而辛弃疾乘风好去是为了直下看山河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人间他的心怀始终牵挂着祖一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辛弃疾便豪情万丈大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势 辛弃疾《太常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全词翻译赏析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鉴赏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意思乘风好去长空万里意思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词人之一——辛弃疾的一首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旦天时地利人和具备,只要轻松爽快、毫不犹豫,就能做到神仙般的境界,然后遨游于天空万里之外,纵观山河的壮美景色。 这句话出自元朝著名文学家,有“词中之龙”之称的...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这句诗,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它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以下是对这句诗的详细解读: 总述: 这句诗以“乘风好去”为起点,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