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源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所讲的“身修而后家齐...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修身重在践行。修身要修实干之身,在身体力行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修身。唐代吴叔达在《言行相顾》一诗中言道:“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对领导干部而言,修行塑身,就是要躬身做“官”,坚持“为政贵在行”的理念,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实干精神,立足本职工作...
【释 义】 原文为宋代程颐《代吕晦叔应诏疏》中的“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意思是为政者要以顺应民心为根本,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安民而不扰民为根本。 【解 悟】 “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过的名...
人物、思想,虽寻章摘句,漫无系统,但由“政”“德”“礼”“刑”“孝”“友”诸概念,引出“仁”“义”“治”“正”“天”“君”“王”“民”“公”“天下”“君子”“无为”“阴阳”等概念,或可帮助读者一窥中国古代为政思想与致治之道的门径。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源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所讲的“身修而后家齐...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的意思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的意思是,作为统治者或管理者,其施政的最高原则应该是顺应民心。换句话说,政府的职责是服务于人民,而顺民心则是保证政府有效服务人民的关键。 这句话强调了民心在政治中的重要性。人民是国家的基石,他们的意愿和需求应该成为政府决策的主要依据。一个好的...
古人云:“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从事政务,要把自身的品格修养作为根本。修身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信念,提高自己的涵养、能力和品质,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严以修身是做人、谋事、为官的前提,修身之要重在正心、律己...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源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所讲的“身修而后家齐...
为政,就是从正己开始的。正己就要修身。身修然后才能齐家,才能治国。这是政者,正也的逻辑所在。所以为政之道,先要正己,立己,身修。只不过为政只是达人之道的一个途径而已,并非儒家是官迷。是在更大层面,更高平台成人成物。立己达人逻辑仍在其中。孔子实际上还是对季康子有所批评的。你要是率先带头...
《论语》13.1:为政之道,先之劳之,无倦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孔子的学生都有一颗从政的心。但大都是做了家宰,真正从政的到现在我只知道子贡做过鲁卫两国的宰相。因为当时,从政只是在更大的层面实现君子之道的推广,和官迷无有一分钱的关系。孔子的弟子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