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修身重在践行。修身要修实干之身,在身体力行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修身。唐代吴叔达在《言行相顾》一诗中言道:“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对领导干部而言,修行塑身,就是要躬身做“官”,坚持“为政贵在行”的理念,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实干精神,立足本职工...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源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所讲的“身修而后家齐...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源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所讲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从事政务,要把自身的品格修养作为根本;从贵为天子到一般黎民百姓,修养好我们自己的身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立身处世之本。 今天的人文社会...
政治如树木,需要地道的敏感与养护。为政者需以仁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者爱人,亲亲为大;义者适宜,尊贤为大。亲亲与尊贤之间,礼仪制度随之而生。君子不可不修身,修身需事亲、知人、知天。此言非虚,为政者若能以修身为本,取人为身,则政治清明,社会和谐。反之,若修身不力,政治必乱,社会必乱。故为政之道,...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源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所讲的“身修而后家齐...
古语有云:“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大意是从政为官的根本在于修养自己的品性。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这里“修”主要是指整治、锻炼、学习、提高;“养”是指培育、涵养和熏陶。概括地说,修养主要是指人们为了一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
古人云:“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君子治理国家、从事政务,要把自身的品格修养作为根本。修身就是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提高自己的品格修养,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严以修身是做人、谋事、为官的前提,也是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源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所讲的“身修而后家齐...
古人云:“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从事政务,要把自身的品格修养作为根本。修身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提高自己的涵养、能力和品质,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严以修身是做人、谋事、为官的前提,修身之要重在正心、律己、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