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等诸根 苦乐等诸法 谁有如是事 是则名本住 若无有本住 谁有眼等法 以是故当知 先已有本住 若离眼等根 及苦乐等法 先有本住者 以何而可知 若离眼耳等 而有本住者 亦应离本住 而有眼耳等 以法知有人 以人知有法 离法何有人 离人何有法 一切眼等根 实无有本住 眼耳等诸根 异相而分...
龙树菩萨因之更造此“精研论”,针对异学的十六句义,一一抉择破其自性,指出十六句义,也唯是从分别假立的东西,没有一种是实有自性的。能立的十六句义既都无自性,更何能成立人法为有自性,故此论专是从破人法自性的能立方法论方面作为中心的。 3.“回诤论”,它是“中观论”初品的余论。“中观论”...
在西元二三世纪间, 各种大乘佛经逐渐面世, 很多有学问的论师把它们组织整理, 渐渐形成各个不同的学派, 而最先取得巨大成果的, 便是龙树菩萨。 《中论》原名《中观论》, 是龙树早期的作品, 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龙树把《般若经》的「缘生性空」的观念作为...
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古来三论之一,极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别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品,现藏中阿僧佉释,昙般若译之顺中论,二卷。分别照明菩萨释,...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故知无生 如诸法自性 不在于缘中 以无自性故 他性亦复无 因缘次第缘 缘缘增上缘 四缘生诸法 更无第五缘 果为从缘生 为从非缘生 是缘为有果 是缘为无果...
《中观论》是龙树菩萨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其中的哲学注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思想。以下是一些关于《中观论》哲学注释的内容: - “中观”又称“中道”,意味着不偏不倚,是一种态度、立场和观照的法门。 - “中观”的“观”字说明有意识主体,意味着有一个“我”在。如果没有意识主体,就会落入顽空。
“论”是言论、文字,了别之义,即说明诸法实相,中道义的经论等语言文字。 故“中观论”者是龙树菩萨解释佛经而引导众生悟入诸法实相的言论文字。 如昙影大师言: “问答析征,所以为论”。 僧叡亦云: “以论为称者尽其言”,故名为《中论》。 又古德云: “言辩于口,观称其心”故名为《中观》。
《中观论》是印度龙树菩萨的作品,为了申明中观思想而发。 书以缘起为主要思想,遍破诸法,明世间万物因缘起而空,也因缘起而幻有。 缘起 缘起,就是因缘和合。就是许多“缘”结合,组成一个团体。团体是人划分的,是一种错误的见识,也就是妄见。人们错误的认为许多缘组成了一个个团体,并且认为这团体是真实的、固...
龙树菩萨中观论: 《八不》 龙树菩萨在《中观论》 说: “不生不灭、 不断不常、 不一不异、 不去不来”。 如果这几句话我们确实理解了, 则般若经即能通达无碍, 而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大藏教也能窥其全貌, 知其所以然了。 - 中观论所说的这几句话, 讲的就是“中道实相” 的真谛, 是佛说般若经...
龙树:世界是物质(法)的,物质是缘起的。“缘起”即是“运动”。龙树三段论:法是缘起的,缘起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