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委员会就是反腐败工作机构,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并明确其性质定位和职能职责,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必将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赖,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新华网评 山西省监察...
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日益完善,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阐述了当前保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部署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激发发展活力 观察2013年的发展脉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三十多年来,中国不仅始终践行政治改革,而且还形成了政治改革的中国经验。那就是:由政治改革起步,但政治改革与其他改革的主次地位随着改革各阶段的侧重点而变化,有效地保证了改革的整体推进;一直以务实的国家制度建设作为
中国在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应进行相应的政治改革,这业已成为体制内外大多数人士的共识。但是,究竟什么是政治改革的总体目标,人们的理念就不尽相同了。中共十五大的提法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一些知识界人士则提出了“建立民主政治”或“实现政治民主化”。笔者认为,兹事体大,丝毫含糊不得;放眼今日之世界潮流...
在我国这么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进行政治改革,容不得出现重大失误。就非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政治发展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有三:政党衰败的风险;国家分裂的风险;社会溃烂的风险。 许多研究者没有认识到西方与非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对于政党的意义。西方现代政治发展总体上走了一条社会造国家,国家造政党的道路,而...
误区3:中国正进行倾向市场的改革,进行从投资向消费的调整。实情:中国从2005年后就没再进行倾向市场的改革,调整也只停留在口头上。 2013年上半年,中国投资又增长20%,零售仅增长12%。 误区4:中国必然会进行政治改革。实情: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逻辑关系薄弱。
相对经济体制改革而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步伐不大,因此民众的民主权利、官员的腐败、财富的分配、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问题,成为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诟病所在。政治体制改革,要紧紧抓住约束权力这个实质要害,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七届五中全会前后,由于国家领导人就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密集表态,一系列...
文章观点鲜明、立场坚定。本文就社会上部分人鼓吹西式民主的论调,针锋相对地指出西式民主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一直不曾停下脚步,今后也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 文章层次清晰、论证有力。本文从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成就、小平同志评价政治制度“三条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