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阐述了当前保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部署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激发发展活力 观察2013年的发展脉络...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迄今已27年。这20多年的改革,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初步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全面部署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总结调整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出现了一次高潮,即从中共十三大开始的以党政分开...
中国政治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宪政民主体制 中国在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应进行相应的政治改革,这业已成为体制内外大多数人士的共识。但是,究竟什么是政治改革的总体目标,人们的理念就不尽相同了。中共十五大的提法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一些知识界人士则提出了“建立民主政治”或“实现政治民主化”。笔者认为,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作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把人民民主当作社会主义的生命。这次十八大又特别强调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表明我们党对民主和法治的极端重要性有着坚定而清醒的认识。 三十多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带来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在民主法治...
误区4:中国必然会进行政治改革。实情: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逻辑关系薄弱。 经验告诉我们,政权类型和发展之间没有系统性关系,有人认为在亚洲背景下的经济增长在集权统治下才能最好地延续下去。清楚的是,政治或经济改革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何改革必然产生赢家和输家;同样重要的是,改革可能为不稳定创造条件,因为权威界限...
中新网1月24日电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24日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时表示,政治改革是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改革的重要议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的六个专项小组,有三个直接与政治相关。 根据官方公布的消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
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在北京一些观察人士看来,这有力地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经济体制改革,助推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实,此背后也更有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的功劳。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政协委员之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十大“要紧事” 中新社记者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进步了退步了,还是停滞不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带着这两个问题,中新社记者7日走访了近20位全国政协委员,作为社会各界的领军人物,他们指出了政治体制改革最需要做的十大“要紧事”。
点击“宣讲家网” 可以订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持续进行了40年,迈入了不惑之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涵盖六大体制,即: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这六大体制改革中,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