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一、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 年),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 1912 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 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 年只身去香港,创 办新亚书院,1967 年起定居台湾。 二、内容提要: 本书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剖析,探讨了这些朝代在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赋税、兵役等方面的优劣与演变。 对于这样学术类的读物,我只一直是敬而远之,通过此次拜读,锻炼了我的思考能力,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
中国政治理想之重职责而不重主权。 中国社会自宋以下,就造成了一个平铺的社会。封建贵族公爵伯爵之类早就废去,官吏不能世袭,政权普遍公开,考试合条件的,谁也可以进入仕途。这种平铺的社会,也有其毛病。平铺了就不见有力量。 一个国民,只要没有田地,不应科举考试,不犯政府法令,甚至他终身可以与国家不发生丝毫直接...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深刻的政治哲学思考。从全新的视角来看,钱穆先生的作品是对权力、治理与人性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探讨。它超越了传统的历史叙述,将政治的得失放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而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的深层逻辑。 在这部作品中,钱穆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剖析...
钱穆,真是个大师。钱穆纠正了我对中国两千多年文明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认识。“封建”在秦以后早就消失了,用“封建社会”这个词儿在现代历史上就是不科学的!在汉唐时期,皇帝的权利是受到限制的,宰相的权利范围倒是很大。唐代皇帝的诏书没有中书门下省的印是不作数的。皇权的专制是一步步的,在清朝达到了高峰……...
钱穆先生生于清末,经历了民国、革命、抗战等多个历史阶段。他身处一个救亡图存、思潮云涌的时代。《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后人站在后人所处的时代去吊打古代是不可取的,因为历史是客观事实。这一点对于治学而言,极为重要。 实用主义的挑战 💼当下,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是主流。中国在追求大一统的过程...
中国的历史不是一句“政治黑暗”就可以笼统概括的,有其优秀之处,也有其不恰当的地方,一切历史结论都要有其历史细节、也就是史料来支撑。 二、历史不是简单的一条线,而是一个系统 中国古代历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绝不是在孤立的发挥作用的,必然有其他制度与其配合。比如中国古代历代的赋税制度,必然有与它想配合的户籍制...
这两天读完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甚是欢喜。我只能说大师就是大师,内容深入浅出,文笔朴实轻盈,观点鲜明。该书初稿成于1952年,改于1955。 在序言中,钱穆先生已经十分鲜明地表达了观点:“辛…
这段话钱穆将自己摆在一个很弱势的地位,仿佛别人评价历史都有自己的阶级立场,唯独自己是公正客观的,不带一丝主观色彩的。其实不然,我们再看这一段:若要讲平等,中国人最平等。若要讲自由,中国人也最自由。今天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权,说他们是代表全民的,则中国历史上的读书人也何尝不是代表全民?读圣贤书,讲究修齐...
大师毕竟是大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简单读下来,总体感觉是“打开了自己的眼界”,“历代政治得失”这么大的主题,钱穆先生用一本薄薄的的书去演绎,不管读者是否认同,总之他是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至于文字“简单易懂”的背后,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只有自己知道。我是相信少少的“天才”论的,但是天才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