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政府逐步集权倾向,地方政治衰落 2.传统政治已造成社会各阶层一天天趋向于平等(注意成书时间是 1952 年...),除元和清两代部族政权,其余政权都在努力去除特权,因此封建社会早就推翻了 趋向于平等,导致社会没有力量,没有组织;西方社会是起初不让你做官,所以百姓的聪明才智都转向工商业,发展起来后,再争夺政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读书笔记 写作背景: 1952年三四月分演讲稿,八月整理初稿写作目的:辛亥前后,用"专制黑暗"抹杀传统政治,对传统政治的忽视与误解,需客观检讨传统政治文化 政治制度必须自根自生,反对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必须与所在人事相配合 汉代
五、汉制得失检讨 缺点 1、经济方面。土地兼并,政府减轻租税政策全失功效。 2、军事方面。全国皆兵制,训练简略,调动不便。 3、政府组织。 皇权相权分开的,皇室和政府也是分开的。这话不错但中国一向看重不成文法,遇最大关节反而没有严格的规定。若皇帝有雄心恃才使气,常常要侵夺宰相职权,如汉武帝,造成尚书权力...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一 前天读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不厚,仅160多页,讲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组织、考试、经济、兵役等制度。读罢,仿佛重游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而且是之前很少触及的中国政治史。毕竟,中国历史更像是一部哲学史、文学史、艺术史甚至军...
近代的中国人,往往蔑视自己以往的政治传统,又说中国没有成套的政治理论,没有大的政治思想家。当然在中国以往著作里,很少有专讲政治理论的书。这并不是中国人对政治无理论,无思想。只因中国读书人多半做了官,他们对政治上的理论和思想,早可在实际政治中表现了。用不着凭空著书,脱离现实,来完成他书本上的一套空...
🌟 钱穆,江苏无锡人,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的著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从政府职权、考试制度、赋税、兵役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汉唐宋明清的历史。📌 汉代的“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政策,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者也不能经商。这一制度至今仍有所影响。西汉的政治制度在当时被认为是相当不错...
3.秦汉以前,政府与家庭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但秦汉以后,除了皇帝世袭以外,政府中的其他职位是不可世袭的,这是政治制度上的一个大进步。 4.皇帝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边的职权如何划分,都是中国政治史上的大问题。就历史趋势来看,中国人一向主张皇室与政府应该分开,而现实也在照此原则而演进,实际的政权在政府而非皇...
最近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是钱先生五次演讲的精华,主要分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 📜 深入剖析五个朝代 钱先生重点讲解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特别精彩的是,他不仅详细分析了每个朝代的行政机构设置,还深入剖析了宰相制度的演变。比如,汉朝的宰相、唐...
3.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有一种通融性,往往每一制度,都留有活动变通之余地。唐代的制度一般默认皇帝只有“画敕”的权力,但也没有明确对皇帝的权力进行约束,所以唐代也会出现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情况,比如“斜封官”就是皇帝私下所封之官,常常被人瞧不起。但我们不能说古代的政治全然都由皇帝专制,因为...
问题一:本书讨论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中,钱穆先生更喜欢唐代,但是每个朝代都有其得失。 首先,我们要理解,钱穆先生对唐代的偏爱是有原因的。这本书作于国力衰弱的民国时期,当时的知识分子心中有振兴中华的现实要求,作者希望读者能从中国传统政治里,学习强盛朝代的经验,从而实现中华的复兴。而唐代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华...